+明清时期政治、危机+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VIP

+明清时期政治、危机+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讲明清时期政治与版图奠定(1368--1840鸦片战争前)讲义

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阶段特征:

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各民族融合交流加强,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经济上: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江南经济转型,全国市场形成,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与西方相比,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人心;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儒家思想推动西方启蒙运动。

4.文学艺术上: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文艺领域体现新的时代特色。科技上:逐渐落后于西方,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5.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中外历史纲要上);

2.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明清时期的巨大变化,认识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明清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特征;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选择性必修1)。

时空定位:

一、明朝建立与灭亡(1368---1644)

(一)建立:1368朱元章在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二)统治:

1.中央官制:(1)明太祖: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

(2)明成祖:设内阁:①性质:顾问性质;地位:逐渐成为事实上行政中枢;

②职能:票拟(浏览奏章,草拟处理意见);批红(皇帝在票拟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

③异化:A明中后期大学士可批红;B座官专权:司礼监获得批立权力,控制东厂锦衣卫→中枢权利异化,专制主义强化(实质)

2.地方制度:(1)明初:废行中书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2)明中期:派出巡抚、巡接,逐渐总揽一省之权,;形成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区划.

3.选官制度:科举制:(1)级别:乡试→会试→殿式;(2)内容:四书五经;(3)形式:八股取士;南北分卷→南北中卷(4)影响:积极:有利于维护统治;消极:束缚人们思想;不利于科技创新;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原因之一

4、考核制度:考满:任职期满的考核: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等.不称职三等;考察: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不作为。

5.监察制度:机构:“科道”:都察院:监察御史:纠察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六科给事中:皇帝制敕,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

影响:积极:提升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国家行政治理效能;有利于规范官员执政行为;消极: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不能彻底杜绝官僚贪污腐败现象。

6.法律教化:(1)法律:制定《大明律》,司法实践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2)教化:约为律用:乡约改为宣讲六谕,具有强制力。

7.赋税制度:(1)明初:两税法:夏税、秋粮;形式:实物(粮食);

(2)明中期(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金花银”;

(3)明后期:张居正改革:①原因:政治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加剧;绕治危机加剧;边患严重:内陆少数民族侵扰;海上倭寇、西方殖民势力侵扰

②内容:政治: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经济: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人丁、田亩收税)

③影响: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统治危机。

8.户籍制度:明初:户帖制度;以职业定户籍→户籍册称“黄册”+“鱼鳞图册”

9.基层组织: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基层治理: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强化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

(三)危机

1、内陆:

(1)民族关系:①机构:中央:礼部、鸿胪寺、四夷馆(培养各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②方式:军事:北方:修筑明长城(嘉恰关至鸭绿江一线),设置一系列军镇“九边”,抵御瓦剌

政治:政策:羁縻政策

设立机构:东北:设都司、卫、所管理女真等族;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

西北: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西南:设土司(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易形成割据势力

册封: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