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第2篇+大气化学01大气环境.pptVIP

环境化学 第2篇+大气化学01大气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时,大气中的各种组分,主要是N2、O2、O3、CO2、H2O和尘埃,能够吸收或反射、散射一定波长的太阳辐射。由于电离层中N2、O2和平流层中O3的吸收,波长小于290nm的太阳辐射达不到地球表面,O3220~320nm,并解离为O2+O而波长为300~800nm的可见光波基本不被大气分子吸收,它们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即构成一个所谓光谱上的“窗口”,这部分能量约占太阳光总能量的40%左右。波长为800~2000nm的长波辐射,则几乎都被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吸收掉。H2O230~2850nm,吸收带在红外区CO22.7、4.3和14.7微米附近有强振转吸收带颗粒物(尘埃和云)能反射或散射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面的辐射量,是致冷因素。图2-5大气吸收=17+2=19返回空间=25+7+2=34地面吸收=23+19+5=47大气吸收:主要是N2、O2吸收,大气散射:晴空时小颗粒散射,天呈蓝色;阴天时颗粒物散射光杂乱,天呈灰白大气反射:云层反射,天呈黑暗色 地面辐射:在4~120μm,λmax=10μm,是长波辐射;75~95%被大气吸收,近地面40~50m;H2O吸收7~8.5μm和16μm;CO2吸收12~16.3μm;大气窗穿过8~12μm;大气逆辐射:大气将地面的长波辐射再返回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即温室效应。产生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大气能量平衡是不稳定平衡,因为产生平衡的气体、云层、地形等是变化的,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天顶角(ZenithAngle)天顶角指光线入射方向和天顶方向的夹角,有个英文解释地挺好的:Thezenithangleistheanglebetweenthezenithline(pointingstraightup)andthedirectiontothesun(Satellite)。*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天然来源超过人为来源至少10倍,但在许多城市中90%以上的空气颗粒物都源于人为活动。VOC是指1升涂料中含有有机挥发物的重量目前大气和地球的平均温度维持不变约15℃(12~27℃范围),辐射或光是指具有能量的称为光量子的物质在空间传播的一种形态,传播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地面的辐射除部分透过大气奔向宇宙外,大部分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其中水汽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更为显著。因此,大气,尤其是对流层中的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热。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热后,会向天空放出地面辐射,这些辐射能量可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液态水等吸收,但对波长在8至12微米范围的能量不会吸收,出现地面能量散失的渠道,称大气窗。第二篇大气环境化学主要内容第一章大气环境第二章大气污染物第三章对流层化学3.1对流层基本光化学过程3.2光化学烟雾3.3气溶胶化学第四章酸沉降化学第五章平流层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概述大气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存在状态等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来源、分布、迁移、转化、累积、消除等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反应机制和变化规律,探讨大气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1.研究对象:天然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大气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包括大气、降水中的化学组分。活性是指:①有反应性;②无反应性,但对生物有害,如SOx、NOx、O3、PAN等。2.研究范围:对流层和平流层,50~55km;上层大气稀薄,影响小,划归高空大气物理。3.研究空间尺度:大、中、小尺度,化学反应与输送过程相联系,全球、区域、局地。(新:微环境)4.主要特点:与光化学密切相关,光辐射多相反应,气体?颗粒物化学过程主要是动力学问题,而非热力学平衡问题应用微量和痕量分析技术气象学、大气物理相关联第一章大气环境1.1大气环境的演化过程和结构1.2大气的主要组分及其来源1.3大气-地球的能量平衡1.1.1地球大气的演化过程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接下来的三大行星:金星、地球、火星,周围的大气已完全不同于星球最初形成时的组成,而是由内部释放出的气体及其经过反应后的产物组成。再向外的几大行星的气体主要有H2和H

文档评论(0)

翰林大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