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梅江河
酉水右岸支流,又称梅江、秀山河、秀水。流域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与贵州省东北部接壤地区,地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县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梅江河发源于秀山县中溪乡,于秀山县石堤镇汇入酉水。
概述
流域西邻鸟江水系,北、东、南与酉水流域相连。河长138千米,流域面积2890平方千米,天然落差701米,多年平均流量78.5立方米每秒。支流平江河、龙潭闽流域面积均大于300平方千米。
流域地处武陵山腹地,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有小部分山间平坝和中山,山峦起伏,河道蜿蜒,溪河纵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岩性以灰岩和页岩为主,岩溶发育,溶蚀洼地广布。除山区和山丘顶部有森林覆盖外,其余多为坡土和农田,森林覆盖率约30%。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341-1537毫米.4-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2%,夏季多暴雨。域内洪旱灾害频发。据《秀山县志》载,1931年洪水,秀山全县“淹毙人数共计千余”。1981年,秀山县连续干旱71天,溪沟断流,塘库干涸,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66万公顷。1996年7月暴雨洪灾,秀山县因灾死亡14人,损坏水库12座,冲毁渠堰76千米、河堤98千米,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梅江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7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42.6万吨,5—10月输沙量占全年的90%左右。2005年,梅江河水质为口?1D类;支流平江河受矿产开采影响,水质较差,以V类为主。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4.97万千瓦。流域内镒矿资源丰富,秀山县、松桃县与湖南省花垣县被称为中国镒矿“金三角”地区。
流域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公路纵贯南北,319、326国道在流域内相接。秀山桐油质量优良,以“秀油”著称于世,民国时期即远销欧美。秀山县约4/5幅员在梅江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镒业生产基地。2006年,全县人口6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9.6亿元。秀山县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灯歌舞)
梅江河流域水利开发较早。秀山县巨丰堰、黄角堰始建于清代.现仍在使用。干流规划分11级开发,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城镇供水、防洪和水产养殖。至2006年底,域内有水电站20座,装机容量共3.70万千瓦;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49座,灌溉面积1.28万公顷。干流已建成电站9座,装机容量共2.226万千瓦,共约27千米河段可通航。
纪实
梅江河在秀山县梅江镇以上为上游,河长约38千米,平均坡降约7‰。上游以低中山地貌为主,河道落差集中,沿程多为峡谷,植被良好。自河源东北流,经梅江河梯级开发的龙头工程一钟灵水义.过钟灵乡,折东南至梅江镇。镇内梅江河上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万寿桥,为长43.6米的三孔石拱桥,保存基本完好,仍正常使用。
梅江镇至官庄镇鸳鸯嘴为中游,河长48千米,河谷开阔,水流平缓。两岸多有一、二级阶地.沿河有平坝数处,平坝河段岸高一般15?20米,农田较为集中。过梅江镇,曲折北流至石耶。左岸石耶温泉,水温35.5摄氏度左右。至秀山县城中和镇,有秀山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652平方千米。秀山县以境内“高秀山”而得名,其县城所在平坝是流域内最大的喀斯特平原,连绵约30余千米,土质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农耕发达,素有“小成都”之称。又至鸳鸯嘴.左纳平江河。
平江河上游有在建的隘口水库,总库容3580万立方米。清溪镇明代苗王墓、清代客寨桥均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平江河右岸巨丰堰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几经扩建,灌溉面积733公顷。据清光绪《秀山县志》载:巨丰堰上有五卷、白茂二桥,“皆堰水所经,越涧引注者也”。这是重庆市在渠堰上最早修建石渡槽的记载。
鸳鸯嘴以下为下游,河长约52千米,沿程多为峡谷,两岸峭壁上有明代古栈道遗迹。至肖塘,以下有一河曲,河道蜿蜒,两岸悬崖峭壁,林木葱郁,宛若画廊。左岸热水塘温泉,水温45摄氏度左右。至妙泉乡,左纳梅江河最大支流龙潭河。折东北流,入宋农水电站(装机容量1.2万千瓦)库区,江面宽阔,波光粼粼。过宋农水电站,至宋农乡,此处原有宋农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660平方千米。复流至石堤镇,汇入酉水。石堤镇始建于元初,凭借梅江河和酉水水运之便,自古商贸繁荣。古镇风光旖旎,有卷洞门、打绕寨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为重庆市级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