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2025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第32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VIP

鸭2025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第32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第32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eq\a\vs4\al(学问点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缘由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快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既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汲取、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eq\a\vs4\al()

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建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士”阶层的崛起,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eq\a\vs4\al(学问点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时期

代表

主见

地位和影响

春秋

孔子

(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③主见“克己复礼”

(2)教化:主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战国

孟子

(1)政治:①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主见“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伦理:主见“性本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

(1)政治:①主见“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提出“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eq\a\vs4\al()

孔子思想的“双重性”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但孔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核心论点:孔子的思想具有保守与进步的两面。

eq\a\vs4\al(学问点三其他思想流派)

1.道家

(1)春秋时期eq\b\lc\{(\a\vs4\al\co1(①代表人物:老子。,②观点: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见;,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

(2)战国时期eq\b\lc\{(\a\vs4\al\co1(①代表人物:庄子。,②观点: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

(1)地位: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2)主见: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3.墨家:墨子

(1)主见:“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2)地位: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构图解史】孔子的思想体系

信息提取:“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图中既有通过“中庸”和“礼”实现“仁”,又有“仁”的外在体现。

【构图解史】“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信息提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猛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漫画解史】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信息提取:道家主见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误区警示】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分

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见“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图解历史】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

信息提取:诸子百家相互汲取、融合,渐渐形成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协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策略。

重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学问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相互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对点训练]1.战国时,贵贱自然有别的观念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探讨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

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须要

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学问可知,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瓦解,贵族政治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故选B项。A、C两项材料并未涉及,解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3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