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双牌水库
潇水中游的大型水库,位于湖南双牌县城洗泊镇.下距双牌县城区约4千米,1958年动工.1963年建成。
概述
双牌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594平方千米,占潇水流域面积88.8%,上漩建有涔天河水库(大型)。涔天河水库坝址与双牌水库坝址区间集水面积8128平方千米,区间区域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条形。东以阳明山与湘江支流宜江分流;西以都庞岭与湘江支流漕江毗连;南抵涔天河水库坝下。地跨湖南双牌、宁远、道县、江永、江华等5县。以石炭系、奥陶系、泥盆系地层为主,出露变质砂岩、夹板岩,地表层为红壤土。区域内东、西、南三面高,北部低,南部与西部为中山山地,东部为低山.腹地为低山、丘陵。河长超过5千米的入库一级支流19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入库支流有濂溪、龙江、宜江、宁远河、林江、麻江、横江等7条,宁远河流域面积最大。
双牌水库库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汛期(4-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8.6%。西部都庞岭是潇水流域暴雨频发区,最大24时降水量310.0毫米(1981年7月24日空树岩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00?9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18摄氏度,极端年最高气温43.7摄氏度,最低为一7摄氏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99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入库年径流量102.26亿立方米,年最大入库径流量147.94亿立方米(2002年).年最小入库径流量56.414亿立方米(1969年),4—6月入库径流量约占年总量的54%。多年平均年入库输沙量70.1万吨,4—9月约占80%。2005年库尾(道县)水质全年期和非汛期为II类,汛期为DI类,出库水质全年期为11类。
双牌水库枢纽工程是潇水流域开发的第一期工程,具有发电、灌溉、航运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85亿千瓦时,灌区跨零陵、祁阳、双牌等3县,灌溉面积2.12万公顷,年均供水1.8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4.31亿立方米,防洪保护湖南道县、双牌、永州零陵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075、207国道安全。改善通航河道138千米,船闸年货运量50万吨,过木量120万立方米。
双牌水库设计洪水位173.40米,校核洪水位176.07米,防洪高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为170.0米。汛期限制水位168米。总库容6.9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74亿立方米。滞洪库容3.1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43亿立方米,死库容1.31亿立方米。属季调节水库,正常水位水面面积34.7平方千米。
双牌水库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溢流坝、电站、船闸等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双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58.8米,坝顶高程176.5米.坝顶长度311米。溢流段位于坝右,堰顶高程161米,设11扇10米X9.3米钢制弧形闸门。正常水位时泄洪能力6054立方米每秒.最大下泄流量14100立方米每秒。电站厂房布置在挡水坝段下游,安装3台4.5万千瓦机组。发电引水钢筋混凝管长81米,内径5.6米。船闸位于坝左岸,全长673米,设计引用流量25立方米每秒。
水库淹没道县、双牌县2县耕地1126.2公顷,拆迁房屋9172栋,移民37904Ao
纪实
双牌水库建成蓄水,坝前水位抬升40余米,回水至湖南道县岑江渡.回水长约72千米。库区狭长,为河道型。
变动回水末端位于道县涔江渡永明河口下库尾,库面宽200米左右,水深在5米以下。库左岸为平原,库右岸平原与丘陵相间。向东北至道江镇上关长约8千米,由上关进入常年回水区。库段呈S形进入道县城区道江镇。道江镇是湘南重镇,千年府衙,山水灵秀,风景如画,人文蔚起。寇准曾任过道州司马。徐霞客、柳宗元、元洁、陆游等历代名人学士在这里留下足迹。唐、宋时期有3人中状元,故城内建有状元山。状元山石壁上有陆游题刻的“诗境”二字。濂溪河支汉入库,汉口有三个沙洲呈“川”字形排列,中、东两洲被库水浸没,一片枯黄;西洲现已建成为“西洲公园”。纳濂溪支汉向东北约600米,库面上横跨一古老浮桥,称“水南浮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长135米,宽4米。
1934年11月19日拂晓,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抢渡潇水,由此桥登岸,攻克道州,故又称“红军桥”。库区左岸,桥北有长约3千米古城墙,始建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石墙,高10米,宽5米,有串楼73间、窝铺楼37座、鼓楼3座、门楼5座、垛楼1752座、垛眼2110个,是设施完善的军事建筑。城墙上建有“寇公楼”,立有寇公像。浮桥下约600米库面上有一孤岛,面积约0.5平方千米,称“东洲”。洲上垂柳依依,翠竹丛生。清诗人、书法家何绍基故居“东洲草堂”位于洲尾。
过道江镇向东北,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