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784-2012 茶假眼小绿叶蝉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docxVIP

DB52T 784-2012 茶假眼小绿叶蝉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00.99B3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784—2012

茶假眼小绿叶蝉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Rulesforinvestigationandenvironment-friendlycontroltechniquesofEmpoascavitisGothe

2012-11-05发布2012-12-05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2/T784—201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监测技术 2

3.1系统监测 2

3.2发生期虫口密度调查 2

4无害化治理技术 3

4.1植物检疫 3

4.2农业防治 3

4.3生物防治 4

4.4物理防治 4

4.5化学防治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茶假眼小绿叶蝉调查表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茶假眼小绿叶蝉物理防治方法 7

附录C(资料性附录)茶叶上禁用的农药品种(47种) 8

附录D(资料性附录)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药剂及用量 9

II

DB52/T78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石阡县植保植检站、毕节市植保植检站、湄潭县植保植检站、都匀市植保植检站、凤冈县植保植检站、纳雍县植保植检站、普安县植保植检站、遵义县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琼、夏忠敏、邵昌余、姜星、黎藜、莫纯碧、江建、刘霞、肖卫平、王蓉、罗洪会、汪勇、李家林、余欣、莫章刑、丁昭斌、张雯晴。

1

DB52/T784—2012

茶假眼小绿叶蝉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害茶叶的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监测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危害茶叶的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监测和无害化治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监测技术

根据茶假眼小绿叶蝉生活习性、发生消长动态等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测记载,掌握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动态及变化规律,为制定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技术。

2.2

系统调查

在茶叶生长季节进行定点、定时、定方法的调查,掌握一个地区危害茶叶的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消长动态。

2.3

茶园普查

在茶叶生长季节进行较大范围内的多点调查,掌握一个地区危害茶叶的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整体发生情况。

2.4

无害化治理技术

采取农业、生态、物理、生物等综合治理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以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色板、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技术为主,辅以化学防治技术的综合防治措施。

2.5

生物源农药

2

DB52/T784—2012

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有害生物的农药。

2.6

无害化的有机肥

有机肥应经过充分腐熟,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值等指标达到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不包含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及有害污泥等。

3监测技术

3.1系统监测

越冬虫口基数监测

3.1.1监测时间

在秋茶采停后和次年3月,当气温降至10℃和回升至10℃,各调查一次。

3.1.2监测方法

采用盘拍法。选择历年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较重的茶园作为系统监测点。在监测点选择3块有代表性的茶地实施监测,面积不得少于666.7m2。按五点取样,每点随机选取样点茶丛4丛。待晨露干后,二位调查人员各持一个内径为33.3cm的白色塑料盆,并将其平接于茶丛下方,然后顺着茶丛的走向在每个茶丛的左右两侧同时迅速用手掌拍打茶丛中下部各二下,立即清点落于盆内的茶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数。应固定拍打调查人员,拍打轻重一致。调查结果记录于表A1,并计算样点茶丛平均虫量和估算越冬前后每666.7m2茶地虫口密度,计算公式:

样点茶丛平均虫量×666.7

666.7m2越冬前后虫量(头)=×茶蓬覆盖度(%)

样点茶丛蓬面平均面积

3.2发生期虫口密度调查

3.2.1监测时间

4-10月,每7天一次。

3.2.2监测方法

在确定为系统监测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