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环境下恶意程序的传播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pdfVIP

无线环境下恶意程序的传播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线环境下恶意程序的传播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中。

然而,随着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加剧,尤其是恶

意程序的传播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更加棘手。恶意程序是指有意伤害企业

或个人计算机设备及其数据的一种程序。恶意程序包括病毒、蠕虫、木

马、广告软件等,而这些恶意程序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播到其他设备上,

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从无线环境下恶意程序的传播机制研究出

发,有助于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无线环境下恶意程序的传播机制,通过深入了解无

线网络中的恶意程序传播方式,找到相应解决方案,提高无线网络的安

全性。

三、研究内容

1.了解无线网络中常见的恶意程序类型及其传播机制。

2.深入研究无线网络中的恶意程序传播机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3.研究现有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分析其优缺点。

4.提出相应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和结果

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调研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无线网络中常见的恶意程序类型及其传播机

制。

2.通过仿真实验、实物实验等手段,深入研究无线网络中的恶意程

序传播机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3.分析现有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应用情况,了解其优缺点。

4.提出相应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和结果

分析。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提升无线网络安全水平,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维护企业

和个人利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无线网络中的恶意程序

传播机制,找到相应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遏制恶意

程序的传播,从而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六、预期成果

1.深入了解无线网络中的恶意程序传播机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2.提出相应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和结果

分析。

3.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七、研究周期

本研究计划为期12个月。

八、参考文献

[1]赵颖红.计算机病毒和防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震,王洪光.无线网络中的恶意代码及其防范研究[J].计算机

安全,2016,35(9):

151-158.

[3]何嘉航.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综述[J].现代通讯,2015,33(3):

176-180.

[4]王泽宇.无线局域网漏洞及其防御技术分析[J].信息技术下半月,

2016,12:93-9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01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