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潮汕人的精神寄托
——民居下山虎
历史背景
潮语有句民谚“潮州厝,皇宫起”,又说“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都是在形容潮汕民居“下山虎”等是仿制京城皇宫的体制而建造,可与皇宫相媲美。
关于这句民谚,有着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传说潮州名贤陈北科在朝为官,始终以解民忧为己任,官至礼部尚书,深得皇帝恩宠。在明朝以前,潮汕的民居都是些低矮的土胚房、茅草房,十分简陋,没有任何的特色,潮汕地区又是多台风地区,每年的风雨灾害,都对人们产生了重大的威胁和灾难。
陈北科在京城,时时牵挂着家乡,有次他和嘉靖皇帝对弈,适逢雷雨交加,陈北科表现出忧心忡忡,神不守舍的,皇帝就问他是为何,陈北科禀告皇帝,看到如此恶劣的天气,担心着家乡的居住环境,皇帝问为什么不能将房子修的坚固些,陈北科禀告,因为现时的律法对建民宅有很多规定,比如房子的规模、装饰等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不可以逾越。潮汕人的住房都是很简陋,潮汕又是一个多风雨台风灾害的地区,所以他是一直为此担心,皇帝感其忧心为民,就告诉他,你的家乡民宅,可以模仿京城的住宅样式修建,因此,潮汕就开始了民宅建设的新一页,陈北科组织了工匠,学习了京城的三合院、四合院的格式,加上潮汕的固有文化和地方特色,就有了现在的“下山虎”“四点金”等潮式民宅。
所以,对潮汕民宅的评价,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潮州厝,皇宫起”,意思就是说潮汕的房子与皇宫的格式一样。
提出问题
潮汕民居下山虎在哪?
潮汕民居下山虎有何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下山虎这种民居?
目前潮汕民居下山虎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问题
潮汕民居下山虎在哪?
下山虎,是潮汕地区多种建筑风格中的一种。潮汕下山虎建筑形成规模的,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区南部的潮阳、潮南、普宁、惠来等乡村,潮汕东北部的潮州、揭阳、饶平、澄海较少。
潮汕民居下山虎有何特点?
建筑格局
“下山虎”的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也称为“三间两伸手”、“三间过”,又称为“爬狮”。顾名思义,“下山虎”的开头真有点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狮。下山虎大都中轴线布局,由一厅四房一天井组成(或者说三面房屋一面墙壁),它的平面布局为,中央开间是“大客厅”,两旁的房间称房内(也称大房,一般作卧房),大厅前带天井,天井两侧的房间称厝手(一般作厨房和贮物室),前为高墙,墙上开门,形成“一厅二房二厝手”的平面格局。
“下山虎”因门路出入不同,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也有既开正门又开两边门的。朝向一般根据交通、风向和风水等因素来决定。若“下山虎”的门楼不设在中间,而是开在一侧,占去一个厝手的空间,则称为“行龙虎门”。
“下山虎”建筑过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户住的。随着社会人口的发展和增加,潮汕地区地少人多,一家一户住的形式渐渐被人们打破,一个民居往往住着三、四户人家。有个别人家因宅基地面积不够,在出现只有“一头厝地”(一座即两头)且没法找到邻家合建的时候,便只好建一半的“下山虎”了,这类民居我们叫它“独脚狮”(下山虎又称爬狮,所以一半便是独脚狮)。这样的住宅,虽然住起来有些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
建筑特点:
平面紧凑、类型丰富、组合灵活。
下山虎的平面,结合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的特点,采取密集布局的方式。它把建筑集中起来加以组合,建筑之间用天井相隔,而天井之间则用厅堂、或通道、或檐廊相连。平面组合很紧凑,它不像北方民居那样作成大院子和分散式布局,而是较好地结合地区特点,并解决了通风、防热、防晒、防雨、防风等问题。
外封闭、内开敞布局形式。
封建社会由于宗法制度,民居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封闭性,外墙森严,一般不开窗户,但是,由于南方气候的特点,为适应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民居下山虎有“外封闭、内开敞”的特点。“外封闭”,即向外的围盾,围墙全部封闭,外墙不开窗,或开小窗,使之与外界分隔。“内开敞”则体现它的厅前一般都有天井,所有的厅、房都向天井,花巷开启窗户采光通风。从建筑气候的角度来看,气流从大门或建筑上方积聚于天井后,可以通过各房对内所开的门窗进入室内,起到通风纳凉的作用。
民居下山虎这种以天井为中心,结合开敞的厅堂和畅通的通道构成通透的建筑内部布局,宜于通风透气,且有利于内部的互相联系。特别是大型民居的主座采光、通风,都靠中间的天井来取得。两侧的从厝和后厝包,则通过从厝和后厝包与主座的山墙和后墙之间形成的窄长的侧、后天井来解决,这些贯穿全宅前后、左右窄长的空间有效减少夏季烈日暴晒,同时又为通风采光提供了条件。
建筑构造与防风防雨
为预防夏季频繁到来的台风,潮汕民居下山虎的屋项多采用硬山式,且出檐较少,即屋面为“人”字形两坡屋顶的一种形式,以减小风力对屋檐的破坏。屋顶两坡交界处常以片瓦或砖铺砌成屋脊,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为使山墙形象更突出,再沿山墙设置垂脊。
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