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嘉陵高2022级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答案在最后)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水资源短缺、海洋污染B.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C.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D.有害生物增加、转基因生物增多
2.人口增长使粮食需求剧增,人们曾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其中错误的
是()
A.大规模围海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
B.实行农地规划,加强农田经营管理
C.发展农业科学,培育高产优质粮食品种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3.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基因多样B.物种多样性C.气候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4.下列能减小生态足迹的是()
A.由步行改为开车出行B.多吃素食,少吃肉食
C.购买大房子居住D.使用一次性木筷
5.下列生态实例与相关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湿地生态工程清淤减污,易于生物生存—遵循自生的原理
B.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背协调原理
C.生态建设既考虑生态又关注民生——遵循整体原理
D.单一人工林易爆发虫害——违背了循环原理
6.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
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
复的叙述,合理的是()
A.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
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
C.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D.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首先要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
第1页共9页
7.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
B.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8.为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程度加深,我国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
群高密度区有机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连接的国家公园。目前,大熊猫受威胁
程度等级已经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公园的设立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
B.栖息地的碎片化会阻碍大熊猫之间的交配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C.促进大熊猫之间的基因流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借助生态旅游区位优势,积极做好生活习性宣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大熊猫
9.“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CO₂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
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CO₂或温室气体排放量,
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CO₂的排放导致臭氧层被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
C.实现“碳达峰”后,CO₂量不再增加,碳循环减慢
D.“碳中和”时生产者固定CO₂的量大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CO₂量
10.某兴趣小组研究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钎焊工培训教材一职业道德与安全生产 .pdf
- WIA-PA工业无线网络多信道MAC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pdf
- WD615柴油机故障分析与处理 .pdf
- Unit2 My week教案新部编本及反思 .pdf
- Unit1 My week (Part A Let’s talk) 教学设计 _原创精品文档.pdf
- Unit 2 Part A Let's talk 教学设计 _原创精品文档.pdf
- Unit 2 My week Part A Let's learn Let's talk(教案)人教_原创精品文档.pdf
- Turbo码在LTE系统中的应用及FPGA实现的开题报告 .pdf
- TNIK在NF-κB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的开题.pdf
- TaN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和目的与意义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