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西北水电·2010年·第2期57
文章编号:1006—2610(2010)02—0057—03
江边水电站引水隧洞岩爆特征及防治措施
常兴兵,张方安,唐彦杰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西安710065)
摘要:江边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岩爆发生直接影响工程开挖进度并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因此,研究岩爆的特征和发生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概括介绍了引水隧洞岩爆发生特征、规律、预测预报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岩爆防治措施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引水隧洞;岩爆;特征;预测预报;防治;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V672.1;TU457文献标识码:A
RockburstcharacteristicsofheadracetunnelforJiangbianhydropowerprojectandcountermeasures
CHANGXing-bing,ZHANGFang-an,TANGYan-jie
(NorthwestHydroConsultingEngineers,CHECC,Xian710065,China)
Abstract:TherockburstintheJiangbianhydropowerprojectheadracetunneldirectlyffectstheexcavationprogressandendangersthesafetyofconstructionworkersandequipment.Thereforeitisimportanttostudythecharacteristicsofrockburstanditsoccurrencelaw.Thispaperpresentstheoccurrencecharacteristicsandlawofheadracetunnelrockburst,anditspredictionandforecastmethod,anddescribesthecountermeasuresofrockburstandconstructiontechnology.
KeyWords:headracetunnel;rockburst;characteristics;predictionandforecast;countermeasures;constructiontechnology
1工程概况
江边水电站引水隧洞全长8.568km,隧洞断面开挖7m×8.4m,平底马蹄形断面,隧洞一般埋深100~1677m,属部分深埋水工隧洞,依据临界埋深公式法推算,产生岩爆的临界埋深为367m。全线埋深大于300m的洞段长4824m,占53%,引水隧洞沿线出露的基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和黑云母花岗岩,饱和抗压强度均大于60MPa,微风化岩石强度大于100MPa,埋深厚度变化较大,部分洞段处于中高地应力区,具有产生岩爆的地质条件。引水隧洞全线(按长度计算)轻微岩爆占2%,中等岩爆占40%,强烈-极强岩爆占5%,为了了解该部位的地应力大小,山东大学在2号支洞下游选择了2个有代表性的位置,采用空芯包体应力计进行地应力测量,该区域的最大主应力实侧值为32.14MPa。因
收稿日期:2009-10-13
作者简介:常兴兵(1979~),男,宁夏彭阳县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工作。
此,岩爆是制约隧洞贯通的主要地质问题。
2岩爆定义、特征及规律
2.1岩爆的定义
岩爆是指在高地应力地区,或埋深很大的隧洞周围岩体内,储存着大量的应变能,由于人为因素破坏了天然应力状态使围岩发生脆性破坏而突然释放应变能导致岩体失稳的现象。
2.2岩爆的特征及规律
江边水电站引水隧洞内岩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在未发生岩爆前,一般无明显的征兆,在中等-强烈岩爆区域,洞内围岩会突然发生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下落。
(2)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岩爆多发生在如下特定部位1:①由初始应力和洞室断面形状所决定的应力重分布集中区;②在围岩靠近表面部分有高变异应力及残余应力分布区;③在断层受风化破碎的岩脉(墙)附近形成的局部应力增高区。常见的岩爆部位主要集中在右拱肩部位。
58常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