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精选14篇) .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精选14篇)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1

传统的教学教师的讲授有余,学生的活动不足;理解、分析内容和

含义等逻辑思维有余,而体味、感悟意境等形象思维不足。教学这首

《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

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

动起来。

“三分诗七分读”,诗词教学必须将朗读活动贯彻到课堂始终,

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纠正读、模仿读、

分角色轮读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朗读、设计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

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

法。在读中欣赏、领悟词的语言和意境,用读表现词的韵味和作者的

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的

意境,很好得发挥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且能让学生深入诗歌内部有

切身的体会。请学生介绍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紧紧围绕词的内容义

有所延伸,既调动了一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又勾起了其余学生获取未知的探究欲和课外拓展知识面的兴趣。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新课标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

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

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

形美和意美。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

精练、富于形象性。感受贴切、传神、情感充沛的语言魅力,发展学

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词人的情怀。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使

之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

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同时从中受到积极思想的熏

陶感染。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在这节课中作出了一些努力,可能心太

切,教学内容安排较满,节奏较快,有点走马观花。以对话为主体的

课堂稍嫌平淡。如果能加入多媒体,将声画带进课堂,能更好地帮助

学生理解诗歌意境,还能增加课堂的艺术色彩。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2

3月20日下午,按区继教中心的安排,我在所带教学班,上了

《沁园春·雪》这节课。为了上这节课,我虽然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但为了保证这节课的“原生态”,我既没有在本班提前预演,也没有

在平行班级进行试讲。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

按课前的教学设计在推进,也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设计往往

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设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更多的

问题。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的调动不尽人意。

因为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录课,考虑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可能不会太

好,因此,我特意在上课之前,换上平时不爱穿的本装,一走进教室,

就听到学生的一阵惊呼,加之平时与学生的关系比较融洽,我以为学

生会因此而亢奋,在教学过程中会有积极的表现。但事实上,学生在

课堂上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我想除了因为学生没有见过这种架式有些

胆怯外,可能还另外的原因:一是问题的设计,二是学生的活动设计。

在设计问题时,我注意到尽可能只设计一些对学生体悟诗词感情的问

题,而且尽可能使问题指向明确,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却与

我的问题相去甚远,我想这也许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所致。

在学生的活动设计上,设计得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

思考或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我是计划通过关键字的品读,让学生领悟诗歌的

感情,进而指导诵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未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

起来。例如在品读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的滔

滔”中的“惟”和“顿”字时,品读了作用情感,但没有即时指出该

如何读。在品读下阕“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几句中的“略”、“稍”、

“只”几个字的作用和蕴含的感情时,也没有及时指出应该如何处理

朗读时的重音与语速等问题,使朗读指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

1.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并将朗读与关键词的

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

导学生从上阕说到下阕,而是将上下阕的品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37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