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胃肠间质瘤诊疗规范的更新历程看其诊疗模式的发展.pdfVIP

从我国胃肠间质瘤诊疗规范的更新历程看其诊疗模式的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我国胃肠间质瘤诊疗规范的更新历程看其诊疗模

式的发展

【摘要】自1983年胃肠间质瘤(GIST)被报道以来,我国GIST诊疗的发展经

历了认识、跟随到部分超越的过程。从1990年至2010年这前20年间,我国GI

ST诊疗从第一篇病理学综述,到2008年第一版专家共识,在GIST领域学者共

同努力下为我国GIST诊疗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2020年是高速发展期,除了

专家共识逐版更新,在病理、外科、内科、药物监测及全程管理等GIST亚领域

均有相关专家意见发布,GIST诊疗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我国

第一部GIST指南——《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年版)》,该指南兼顾

了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

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时效性。近30年来,GIST的诊疗在我国取得了极大的进

步,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诊疗水平的提高仍然需要更多的中国原创研究

才能更好地使中国人群患者获益。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专家共识;指南;病理;外科;靶向药物

自1983年Mazur和Clark[1]首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特点将来

源于胃的、之前认为是平滑肌瘤的非上皮肿瘤命名为stromaltumor以来,胃

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逐渐成为专有名词,用于

描述发生于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特征为Cajal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通

常表达CD117和DOG1,大多数是由c⁃kit或PDGRFα基因活化突变导致的。我

国关于GIST的学术报告最早见于1990年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

自此之后,GIST得到了临床医师和研究者的关注。纵观国内GIST诊疗规范的更

新历程,我国GIST诊疗的发展可从两个维度体现。

一、我国GIST诊疗的发展经历了认识、跟随到部分超越的过程

1.从百家争鸣到专家共识:检索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能查阅到的最早关于

GIST的文献是1996年金行藻的GIST病理学综述[2]。自此之后GIST相关的

文献逐年增多,到2005年可达年均300多篇,包括了病理、影像、鉴别诊断、

外科及内科治疗等方面。欧洲医学肿瘤协会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分别于2004

发布了GIST诊疗专家共识及指南[3⁃4]。我国最早的、较大样本的GIST临床

病理资料分析是2004年北京市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组织的北京23所医院共计2

74例GIST诊治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正如该报告所提到的:这一工作的目的是为

进一步评价GIST新标准的实用性,为制定GIST诊治指南奠定必要的基础[5]。

同年由詹文华等[6]牵头开展了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高危GIST术后甲磺酸伊

马替尼靶向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研究结果为术后靶向治疗提供基于中国人

群的数据。2007年5月,由秦新裕和沈琳等牵头,在上海召开了首届“中国GI

ST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研讨会”,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编写了《胃肠间质瘤外

科治疗共识》[7]、《胃肠间质瘤内科治疗共识》[8]和《中国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共识意见》[9]。外科共识内容涵盖了切缘、淋巴结切除、辅助治疗、新

辅助治疗和随访五个方面,对临床初治的GIST提出了规范化的诊疗策略。内科

共识内容涵盖了复发转移性GIST一线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适应证、安全性和

疗效判断,及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临床应用等,主要对晚期GIST总结了

规范化的诊疗策略和循证医学证据。病理共识涵盖了GIST病理诊断依据及危险

度分级。该外科、内科和病理共识使我国GIST多学科诊疗初具雏形,为我国GI

ST诊疗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此,GIST诊疗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

为了更进一步规范GIST的临床诊疗,由病理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组成

的中国GIST临床协作组于2008年12月召开研讨会,在2007版内、外科和病理

共识的基础上,编写了第一版《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涵盖

了病理诊断共识、原发可切除GIST治疗及转移复发或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三个

部分[10]。可以确定的是,在1990—20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GIST从认识到

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从分散的临床经验积累到有组织的专家共识形成时期。

2.从发展到规范,从专家共识到行业指南:在协作组的基础上,中国临床肿

瘤学会胃

文档评论(0)

飞飞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