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南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年高二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历史

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

A.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 B.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

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 D.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

2.《史记》记载,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这一做法从本质上是

A.反映国家管理的随意性 B.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C.统治者欺骗人民的手段 D.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

3.“南蛮”楚国从成王开始“结旧好与诸侯,使人献天子”;楚庄王时多次引用《诗经》的语句说明要注意保德、安民,并观兵于周疆,问九鼎之重,有夺取华夏最高权力的野心。这体现该时期

A.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 B.楚王以周礼治国成效显著

C.周边民族已有华夏认同的观念 D.周天子视周边民族为同族

4.如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 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

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 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

5.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

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6.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律法

主要内容

《田律》

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格关注生产进度等

《厩苑律》

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惩罚等

《仓律》

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

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

7.如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因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广泛应用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得到发展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已经确立

8.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史料可以证明

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属于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葡萄籽核。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大宛国首府贰师城,即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

A.公元前4世纪中亚能酿造葡萄酒 B.大宛国向汉朝学习葡萄种植技术

C.西汉时期大宛国已能够食用葡萄 D.西汉时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中原

9.魏晋期间,门阀政治形成以后,士族地主内部的高下序列,由于相互之间为各自利益的政治争斗不断,仍有升降,可以说门阀士族在相互斗争中发展,而竞争使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统治得以维持。据此可知,门阀政治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客观上维护了统治秩序

C.加剧了士庶之间的对立

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10.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11.唐太宗生擒突厥颉利可汗后,拜其二子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唐高宗分别册立西突厥的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并令他们各领所部,“赤心向国”。这些举措

A.消除了西北部游牧政权的威胁 B.是唐朝国力不足下的被迫选择

C.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控制 D.确保了突厥不再与唐政府为敌

12.北宋学者欧阳修在他编撰的《新唐书·兵志》中写道“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大盗”指的是“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03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