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河源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论语》中孔子的正义观主要是通过“道”“义”“礼”等词表现出来的。与柏拉图相
似,孔子在讨论“道”“义”“礼”等有关正义的问题时,也既包括君子个人道德方面的正
义,又涵盖诸侯国政权合法性方面的正义。他认为,当君子都以“义”作为做人行事的原
则,处处不违背“礼”时,有“道”的社会才能够建成。这与柏拉图从个人正义能够推广到
城邦正义的观点是一致的。
个人伦理方面,孔子认为,人是有等级的,而有道者和无道者、君子和小人、士和鄙夫
等是最简单最明显的等级划分。阶级之间并非不能流动,而是“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之
人那里可以匡正自己。“义”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根基,“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
公》),“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然后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礼”,遵守符
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如果做到了“义”,那么就遵从了人之本体的正当性,便实现了
个人的正义了,正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同时,君子要注意
去遵从“道”的要求,以“道”作为修身立世的信仰,“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到了国家层面,孔子将国家区分为有道之邦和无道之邦。而“邦有道”和“邦无道”的
划分依据就是“邦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邦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
氏》),也就是,符合正义的国家,其制礼作乐、兴兵攻伐都由天子来定夺,而不符合正义
的国家则由诸侯来定夺。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正义”是基于秩序之上的,符合“礼”的
要求才具有合法性。孔子对于政权正义性和合法性的思考尤其体现在他对圣人德政的肯定与
赞扬中。而这种“有道”需要通过因袭三代“礼”之精华来达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
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有道的统治者“为政以德”,不仅
以德得天下,更是以德治天下。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盛赞尧:“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
章!”盛赞舜、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可以看出,统治者是否具
有足够的德性也是孔子判断国家是否符合正义的重要指标。
(摘编自王菁菁《柏拉图与孔子的正义观: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出“均、和、安”的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
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
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认为,根据“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论语·季
氏》原文可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和,不患倾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
寡,安无倾。”“贫”意为“财富贫乏”,“均”意为“各得其分”,“寡”意为“人口稀
少”,“和”意为“社会和谐”,“倾”意为“政权倾覆”,“安”意为“民安邦宁”。孔
子认为相比担心财富贫乏、人口稀少、政权倾覆,更应担心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社会关系的
不和谐以及人民生活的不安定。无论《论语·季氏》是否具有错漏补缀存疑的问题,结合孔
子对冉求说教的背景,其体现出的正是孔子深谙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均”要求财富分
配“各得其分”,以此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之“和”。但孔子认为此时
所达到的“和”之深度仍然不够,进而提出“寡”的问题,即人口数量的问题。但孔子并不
担心人口多寡而威胁到“和”,相比人口数量,他更担心人口质量,确切地说,是人的内在
道德问题。所以,“和”的要求不能只停留于等级分配正义的经济社会之“和”,要从经济
社会之“和”上升到道德社会之“和”,即进一步深化到内生道德正义层面。在这个意义
上,“和”之高度在于“中庸”,“和”之根基在于“仁性”,以“仁”界定社会秩序的合
理性,以“仁”肯定固有人性的平等性。但是,孔子认为具有高尚德行的人民还未达到
“安”的程度,想要达到真正的“安”还需要从内生道德需求之“安”落实到外在物质需求
之“安”,所以,必须坚持“藏富于民”的民本经济正义,鼓励人民自由生产,保障人民利
益,增进人民福祉,民富则国富,国富则民安,本固则邦宁。
可见,从孔子“均、和、安”的思想中提炼出“各得其分”的等级分配正义、“崇仁尚
中”的内生道德正义和“藏富于民”的民本经济正义,均内含公平正义的思想意蕴,均是公
平正义的具体体现。因此,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 .pdf
-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沪教版高二下第三课 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单元测试.pdf
-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pdf
-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第五章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pdf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2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学期复习题答案解析附录(实用)优质.pdf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pdf
- 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章节练习卷附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