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王莘:他写出了中国的“第二国歌”!.docxVIP

人物故事-王莘:他写出了中国的“第二国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莘:他写出了中国的“第二国歌”!

(王莘)

就在一张烟盒纸上,他写出了每位中国人刻骨的旋律——被称为第二国歌的《歌唱祖国》!

歌曲作者王莘先生,他是如何从百货公司店员,到国宝级人民艺术家的?创作那首传唱度仅次于国歌的《歌唱祖国》,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王莘,原名王辛耕,1918年10月26日出生在江苏无锡荡口镇北仓河边的一个普通农家,荡口镇这个地方山灵水秀,是无锡最早的现代音乐教育萌芽地之一,是音乐家的摇篮,王莘的童年,伴随着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熏陶和滋养,十岁出头,他就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

14岁那年,父亲将王莘送到上海一家百货公司当店员,工作之余,爱学习的王莘去文化补习班上课,补习班任教老师之一,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王莘在他身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中国人该有的责任感和骨气。

1935年,上海继北平之后,爆发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王莘当即报名,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在活动中,他认识当时已经成名的音乐家吕骥、冼星海等人,在他们身上,王莘不仅获得了终身受益的指导,还学会了用澎湃动人的音乐,凝聚起中国人民磅礴的爱国力量。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次3万多人的抗日游行,歌咏团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大家手挽着手,肩并着肩,面对阻挡的军警,王莘爬上梯子,指挥大家高唱冼星海的《救国军歌》,3万人的歌声好似雷鸣,振聋发聩,军警躲开了,路障移开了,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前进,那是王莘第一次见识到音乐的力量,那一刻,他决心以冼星海为榜样,走上革命道路。

1938年,王莘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成为鲁艺第三期音乐系学员,1942年,王莘到晋察冀边区文联工作,在这里,他以笔为刀,写出了数百首革命歌曲,如《打击顽固分子》、《晋察冀童子军进行曲》、《战斗生产》、《永远跟着共产党》等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争,他本人才华横溢,被选为“华北群众剧社”音乐队长、副社长。

解放后,王莘带着剧社到天津工作,1949年10月1日,王莘参加了开国大典,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王莘热泪盈眶,也是此时起,他立志写一首歌颂祖国、人人传唱的歌曲,可在此后一年,王莘陷入自我怀疑,他不停的下笔、放弃、他的才华没有枯竭,可总是缺少灵感。

1950年国庆将近,又是一年过去了,可自己还是没有写出梦想中的那首歌,他又来到了北京,这一次是为天津音乐工作团去北京采购铜管乐器,路过天安门,他看到广场焕然一新,充满节日氛围,一队少先队员走来,吹着小号打着鼓,歌声响亮,为迎接国庆排练,王莘看着祖国的花朵们,再看看飘扬的五星红旗,回忆起曾经饱受侵略,满目疮痍的中国,心中思绪万千。

傍晚,王莘乘上从北京回天津的列车,天安门前的景象回荡在脑海,车窗外大地村庄飞驰,看着这宽广美丽的祖国大地,王莘终于迎来灵光乍现的一瞬,当即在烟盒纸上写下了主旋律和一段歌词,过程中他一会哭一会笑,乘客看来都以为他疯了。

歌曲完成后,王莘把词曲手稿送到了天津日报社,希望能够赶在国庆期间发表,但是却遭到了退稿,他并不气馁,组织了天津音工团的团员们演唱。后来在公演中,这首歌引起巨大轰动,传到了北京。

1951年,北京电台也播放了这首歌曲,时任中国音协首任主席吕骥听到后,给这首歌很高的评价,1951年9月,中央文化部紧急寻找《歌唱祖国》作者,大家都只知道这首歌是从天津传过来的,但不清楚是谁创作的,老朋友孙慎打来电话,让王莘帮忙寻找,王莘在电话里哈哈一笑,说:“词曲作者正是我。”

1951年9月15日,王莘创作《歌词祖国》整整一周年的时候,《人民日报》用了近半个版向全国读者推荐《歌唱祖国》;9月18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发布《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在版面附上《歌唱祖国》乐谱,以求全国人民普遍学会这首歌。

此后,《歌唱祖国》传唱极广,也被称为“第二国歌”。在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以及以后的重大活动中,《歌唱祖国》也成为必唱的经典曲目。

成名后,王莘同志担任天津市音协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等职务,晚年获得“突出贡献老一辈音乐家”终身荣誉勋章。

2007年10月,王莘老先生已入弥留,躺在病床上,儿子问他是不是想给奥运写歌,已经无法说话的王莘,眼角滑落热泪,监护仪上平静的生命指标,也有了波动,2007年10月15日5时50分,奥运会前夕,王莘同志病逝于天津,享年89岁。

2008年8月8日晚8时,当《歌唱祖国》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响起时,全球中华儿女跟唱起来无不热泪盈眶,一生都在歌唱祖国的王莘同志,一定也听到了。

文档评论(0)

爱学习的打工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助理工程师持证人

涉猎广,爱学习的打工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3日上传了助理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