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和答题方法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和答题方法

常用修辞特点及作用

一、比喻

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

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

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

“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

“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

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

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二、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

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如:(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

比喻,拟人作用:答题格式: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

对象的xx特性;表达了对xx事物的喜爱或赞美。

三、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

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

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美丽和宽

广!

排比作用: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使语言表达更有气势,

加强语气。

四、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

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

(反复强调的是被重复的词语本身;排比强调的是句式,而不是

被重复的词语。)

五、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

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作用:答题格式: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

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六、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

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如:①满招损,谦受益。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

七、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

方法。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

感受。

例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朱门酒肉臭,路

有冻死骨。

作用:强调了……突出了……

八、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

答。

例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作用:①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②引起读者反思。

九、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自问自答。

例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

胜、刘唐、三阮。

作用: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十、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

面意思是相反的。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

的感情。

文档评论(0)

199****08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