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临床血液科
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机体骨髓跟外周血当中的幼稚及原始髓
性细胞发生异常增生。而临床中的AML患者,约有15%属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代谢异常、
浸润脏器、发热、感染、出血及贫血等。且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十分紧急,如不
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三氧化二砷最早在古籍中记载为有
毒物质,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发现其对AML有一
定的治愈能力。本文将综述近年来三氧化二砷对于AML的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联合治疗
1.三氧化二砷
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原浆毒性物质,是组成砒霜的主要成分之一。三氧化二砷
的毒性十分强,跟巯基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直接抑制磷酸酯酶色素氧化酶、
脱氧核酸聚合酶及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诱导机体内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1]
2.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患者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病变,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并随外周血扩散到全
身,抑制机体正常造血细胞功能,病毒、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苯、遗传等均可
能导致AML,患者临床极易伴出血、贫血等并发症。
2.2发病机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是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
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基因产生PML-RAR融合基因。[2]
2.3治疗机制
ATRA能够靶向性针对PML-RAR融合基因,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有着极强的治疗能力。据之前的研究显示,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的完全缓解率为83.53%。同时,ATO也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
药物。有研究指出,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治患者的有效率为95%,并
且其对难治性、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ATO和
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细胞有着良好的协同促分化作用,能够增强
彼此间的敏感性并且无交叉耐药性。[3]
此外,ATO和ATRA联合诱导对患者完全缓解率超过90%,其达完全缓解的时
间较ATRA或ATO单药诱导减少。同时,ATO和ATRA联合诱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
生存率。目前,ATO和ATRA联合诱导是治疗无法耐受蒽环类药物的急性早幼粒细
胞白血病患者巩固治疗及缓解化疗的重要方法。
相比ATRA或ATO单药诱导,二者联合诱导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达
完全缓解的时间较短,可能会引起患者肝功能异常,加重肝脏毒性。因此,治疗
期间需严密监测患者肝功能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保肝治疗。,给予APL患者
使用三氧化二砷进行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APL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会产生
患者难以耐受的严重不良反应。[4]
2.4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副作
用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
(ATO)两种分化剂治疗时,会出现分化综合征(DS),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识别
APL-DS的早期体征和症状并迅速进行干预,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
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APLDS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了
解。在本质上,ATRA被认为是:(i)通过分化母细胞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ii)诱导母细胞粘附特性的改变。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β(IL1B)、IL6、
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被释放,从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SIRS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和呼吸过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休克。组织
蛋白酶G的释放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内皮细胞损伤。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1)、细胞间粘附分子2(ICAM2)和晚期抗原4(VLA4)的表达增加,使原细胞
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增加(引起白细胞稳定),从而进一步加剧内皮损伤。全身
炎症状态与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内皮损伤的结合导致低血压和器官灌注不足,最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