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407-2024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407—2024代替DB14/T1407-2017

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

2024-11-15发布2025-02-1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种植管理 1

6病虫害防治措施 2

7采收 3

8贮藏 3

9生产档案 3

附录A(资料性)草麻黄病虫害症状特征 4

附录B(资料性)草麻黄种植生产档案 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1407—2017《麻黄种植技术规程》,与DB14/T1407—2017相比,除了结构调整和文字编辑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名称为: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见2,2017版2);——增加了“术语与定义”的相关内容(见3.1,2017版3);——更改了“产地环境”的内容(见4,2017版4);

——更改了“播期”的内容(见5,2017版5);

——更改了“播种方法”的内容(见5,2017版5);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见6,2017版5);

——删除了“初加工”的内容(见7.2,2017版7);——删除了“包装”的内容(见8.2,2017版8);

——删除了“运输”的内容(见8.3,2017版8);

——增加了“生产档案”的内容(见9);——增加了“附录A的内容”(见附录);——增加了“附录B的内容”(见附录)。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彦卿、邢国芳、纪薇、李红英、杨忠义、王玉庆。文件以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B14/T1407—2017;——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麻黄人工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采收、贮藏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草麻黄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重标准G8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原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麻黄

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本状灌木。株高20cm~40cm,根部木质状横卧于地上,黄褐色至暗棕色;茎枝细长呈圆柱形,少分枝,具有细纵棱,节明显;叶片有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夏季开花,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雌球花单生,有梗。种子颜色为黑红色或灰褐色,形状呈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表面有细皱纹。草麻黄以草质茎入药。

4产地环境

产地空气条件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限定范围之内的农业生产区域,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要求。产地水质条件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限定范围之内的农业生产区域,水质量符合GB5084的要求。土壤条件应选择适合草麻黄生长的砂壤土、沙土、壤土地,其他条件按照GB15618中标准。选择海拔800m~1500m,年平均气温6℃~7℃,年降水量300mm~340mm,适合山西中北部草麻黄的种植环境。

5种植管理

5.1选地与整地

5.1.1选地

选择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8%,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养分的中性沙壤土种植最好。5.1.2整地

播前深翻40cm为宜,结合整地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耕后耙耱保墒。

5.2种子选择与处理

5.2.1种子选择

选种子千粒重7.5g~8.0g,纯度90%,发芽率80%以上的前一年采收的成熟饱满新种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