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高二语文作文备考训练: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难以触及.docx

2024年上海市高二语文作文备考训练: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难以触及.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人说,“离你越近的地方,距离越远。”这句话启发我们从物理空间距离、与人的情感交流、追求目标的过程、认知世界的困境……等角度去思考那些“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难以触及”的远近哲学。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远近与捷径

有人说,“离你越近的地方,距离越远。”我深感认同。我认为,这正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切入口。正是因为近在咫尺却难以触及,才具有巨大的认知价值,才能由此探索更为深远的世界。

从物理空间出发,身边之物可以通过感官而直观地认知,但我们无法直接认知其本质。科学上,古时候人们都能感受风与气,但直到近代科学家测定了氧气的浓度之后,人们才能认知到身边之气究竟为何物。心学上,王阳明注意到了我们不曾细究的竹子,格竹几日却未见成效,但格物致知的理念作为文化瑰宝被流传了下来。可见,能被人们直接观测到的事物也蕴含着巨量的未知信息,作为一个基本事实成为人们探索世界的道路。

当代人们普遍陷入了孤独。比之于从前的车马慢、送信慢,如今交流畅通无阻,获取信息也便捷了许多。但人的情感没有足够的寄托之处,即使交流再便捷也难以深入。受困于现代的铁笼中,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但距离我们最近的情感却无法充分满足,我们也无法逃脱这个铁笼。我们深度无聊。更深一步,人们陷入了追求自我价值却难以触碰自我价值的困境中。本我深植于心中,即使是人类自己也难以触及。从认识外物到认识自己,困境的根源都近在咫尺。

但不要忘记,解决近在咫尺的问题是探索世界的捷径。难道上帝之死只会带来更多困境吗?祛魅的本质是带领了人们摆脱远在天边的事物,使我们接触近在咫尺的困境并发现其价值。我们失去了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失去的是假象,我们仍在向真相靠近。一切都在朝向人的自主性探索推进,阐释成为了我们的武器。因此,人们认知到难以触及的近物,是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只有着眼于实物,我们才找到了通往真相的路。

我们生活中为了目标而奋斗,亦是如此。不去放眼于结局,一步步解决眼前的问题,不畏难,不迷茫,通过发动自主性与对探索之路的宏观认知,运用远近哲学,能为我们照亮眼前的路。

着眼于近物只是一个桥梁,而人是不能栖居在桥梁上的。不管前方的未知带来的畏惧,向前走才能获得价值。

求近之难在于忽近求远

“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难以触及”的远近哲学的背后,并不是人类受外部世界阻隔所致,更大程度上,是主体对于“近”本身的忽视与不屑,导致潜意识中对于“近”有所抵制,难以触及,离近也渐行渐远。

人们追求“远”。不论是现实生活中距离上的远,还是理想世界中与现实的残酷相距千里的幻想的远。固然远,给人以一种美好、新鲜感,如出门旅游倾向于去国外而非身边的一座公园转转,但对远的过度追求,会让人对于身处环境有一种忽视,产生隔膜。在思想上出现类似“崇洋媚外”的负面思想,这些都会让现实中的我们不愿去迈向“近”。

而若对理想世界中的不切实际一味追求,则更为可怕。斯特里克兰德虽使理想得以实现,但却致使家破人亡,这不是指责行为和动机上的不合理性,只是这种做法在当今也着实难以落实、接受。同时,求“远”,也会让人产生理性上的自负而对远产生依赖,认为唯有远的,才是最好的,进一步忽视近。

所以,我们应多望向“近”。古时游子漂泊在外,为何总想归乡?近,给人以熟悉感、舒适感,同时也是精神家园的根基所在。自古高楼皆为拔地而起,唯有从自我出发,循序渐进,方可成事。小王子也如此,在远离熟悉的玫瑰后,漂向了宇宙,但在最后,却才发现,原来的人,原来的事,方为最好的。杨万里曾云:未得其所无,先丧其所有,近带给我们的,是对于已有之事的稳固与根守,如此,才可迈向更多未知,以及更高目标。

当然,近也并不意味着躺平和满足于它所提供的天然便利,正如布热津斯效应指出的那样,苟且满足于一时快感而忽略了人生终极价值。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难以触及的,是我们始终追寻着远,致使潜移默化下抵制了近。如果将人比作为水纹的中心,那么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出的涟漪便揭示了生活当中的内涵与真谛,由近及远,方位最优解,最明智抉择。而当内心的抵制消磨殆尽后,近,也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一切也将回归于初。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倾向于去追求,但若一味追求,而忽视近,必将使人对自身所处环境日益淡化,必将使人对社会愈发漠不关心,认同感下降,也必将阻扰人价值实现。

孙学颜在《清凉山晓望记》中曾言:忽近求远之一戒也。我们为使近得以触及,为使理想于现实世界中变得切实可行,真应多关注身边的美,突破“求远”心魔所带来的精神禁锢,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