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秋分的由来和习俗_节日习俗 .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秋分的由来和习俗

秋分(Autumnal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

入秋。现在,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秋分的由来和习俗!

详细释义

节气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

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

的意思有二: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

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

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

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

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

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

春分一样,此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

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

意义。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

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

整日都在地平线上。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

长夜短。”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

秋分的气候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

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

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

同。

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

时。”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

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

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

贵如何”。

地理学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依次类推

北半球各地从冬至开始白昼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昼比黑

夜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昼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白昼比黑夜短。

原因: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随后

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越来越长。春分过后,太阳直

射点移到北半球,北半球开始白昼长于黑夜。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随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北半球

各地白昼越来越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到到南半球,北半球开

始白昼短于黑夜。

秋分的习俗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

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

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

“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

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

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

“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

异。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

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

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

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

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2、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

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

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

文档评论(0)

150****3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