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3年第32卷第4期·DWRHE水利水电工程设计·45·
某水电站泄水陡坡优化设计水工模型试验陈红艳
摘要泄水陡坡作为引水式电站的重要建筑物,维系着整个电站工程的安全运行,在落差和泄量较大的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水工模型试验作为工程运行情况的事先模拟,对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工程安全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对原设计进行优化,并提出类似工程泄水陡坡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同行们在工程设计中参考。
关键词泄水陡坡流速流态水面线消力池
中图分类号TV1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80(2013)04-0045-03
1工程概况
某电站是新疆伊犁某河水电梯级规划的第3级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案,电站工程由引水渠首、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泄水陡坡、厂房、尾水渠和防洪堤等组成。电站设计水头135m,设计发电流量56.83m3/s,装机容量66MW。泄水陡坡接压力前池,由渐变段、闸后消力池段、调整段、泄槽段、消力池段及出口连接段组成,全长640m,设计泄量56.83m3/s,落差135m。
泄水陡坡设计主要参数:陡坡段起点接排冰闸,排冰闸后接25m的陡坡段,坡比为1:3.5,陡坡宽度由15.2m渐变为9.1m。陡坡下接异形消力池,消力池深1.8m,池长25m。异形消力池出口接47m的调整段,调整段为平坡,后接泄槽段。泄槽高差135m,坡比为1:3.6,采用矩形断面,宽度为4.5m。泄槽底部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深度为3m,长度为30m,消力池段边墙高6.5m。
2水工模型试验的目的
本电站泄水陡坡从前池排冰闸接出,经过异形消力池初步消能、调整段稳流后,进入陡坡泄槽段,泄槽末端经过消力池消能后投入尾水渠。首先,在前池排冰闸后设消力池进行初步消能,由于地形限制,消力池设计成了不规则形状,其体型、水力特性和消能机理均较复杂,因此该消力池需要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其消力池消能效果及消力池水面曲线,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必要的优化。其次,从前池排冰闸至陡坡泄槽末端落差约135m,经过水力计算,泄槽中流速已达到25m/s,在这样高水头高流速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建筑
物安全,需要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和优化泄水陡坡体形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消力池的消能效果。
3水工模型设计及试验工况
该试验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工模型试验室承担,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L=40。模型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满足糙率相似。模型试验对原设计方案的陡坡内水面线、压强、流速及流态进行了模拟,对原方案的优化设计提出建议。
4水工模型试验分析
4.1设计泄量工况下的模型试验情况
4.1.1水流流态及水面线
试验首先对下泄流量56.83m3/s工况进行模型试验工作,将舌瓣门关闭,水流全部从侧堰溢洪道通过,测得压力前池水位为1210.80m,小于压力前池最高水位。舌瓣门下游水流以45°向整个异形消力池范围扩散,扩散水流流态稳定,消力池也形成良好的底流消能,最大水深达5.64m,小于设计边墙6m。
水流进入调整段后水深达2.92m,小于边墙高度4.20m,满足过流要求。当水流进入泄槽段后,水流流态表现为急流,由于该泄槽段较长,到达下游消力池的落差达130m,水深由1.72m渐变至0.48m,陡坡段边墙满足过流。
消力池内基本形成稳定的底流消能水流流态,但跃后水深平均达到6.12m,最大波浪高达到7.20m,已经超过设计边墙高度6.50m。
由于尾水渠和连接段渠道水面落差的存在,按照能量守恒原则,水流在尾水渠边坡必然存在水流的爬高。通过测验,该工况的最大爬高到达
·4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DWRHE·2013年第32卷第4期
540.00+55(1565.080+595.00最大爬高水面线
540.00
+55(
1565.08
0+595.00
最大爬高水面线
y10740-1072.91068.5
消力池
水面线
连接段
D2T
D20
古
5
图1下泄56.83m3/s流量尾水渠防护范围
高程1074.0m,基本和连接段渠道出口水面接近,水流爬高影响范围约20m。见图1。
4.1.2压强分布
试验对整个陡坡的沿程底板中心线的时均压强进行了测验,从测验资料看,整个泄水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docx
- 弄另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掺合料研究及应用.docx
- 坪头水电站岩溶砂化细晶白云岩的特性及围岩分类 坪头水电站岩溶砂化细晶白云岩的特性及围岩分类 坪头水电站岩溶砂化细晶白云岩的特性及围岩分类.docx
- 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设计综述.docx
- 马来西亚胡鲁水电站预应力弧门支座设计.docx
- 马来西亚沐若水电工程中水泥灌浆水灰比选用.docx
- 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进水阀活门焊接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docx
- 马里费鲁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docx
- 马里共和国中巴尼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设计.docx
-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折线坝坝顶变形监测设计.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实验与探究式学习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陶瓷电阻基体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病虫害诊断与预警装置.pptx
- 小学阶段古法造纸与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构图技巧在初中摄影课堂中的创新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情景对话教学在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衡水石油钻采专用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航道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版).docx
- 2025年氨基树脂促进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可编辑.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