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DWRHE·2012年第31卷第2期
某水电站滑坡分析与评价陈书文苏红瑞方海艳徐骞
摘要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岩体质量差,地表广泛分布有第四系冲洪积物和坡积物,气候干旱少雨,且降雨较集中。对滑坡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对其稳定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对治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滑坡滑坡体前缘后缘滑动带滑床
中图分类号TV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6980(2012)02-0014-03
某大坝枢纽工程是一个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任务是农业灌溉、防洪和发电。大坝设计坝高133m,为碾压混凝土曲线重力坝。坝顶高程763m,坝顶长约234m,水库正常蓄水位743.2m,总库容14亿m3,总装机容量17MW,地面厂房及开关站位于右岸下游。灌区面积约6.6万hm2。
1工程区概况
工程区处于中低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区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干旱少雨,年内、日内温差较大等显著气象特征。
该河流域的降雨主要发生在两个季节,分别为雨季(7月和8月)和春季(3月和4月),其多年平均降雨量252.0mm,其中111.2mm发生在雨季,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4%,春季为48.5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19%。旱季从9月~翌年1月,降雨量只有49.8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785.4mm。多年平均气温25.5℃,最高气温在7月为49.4℃,最低气温在1月为-3.3℃。
工程区附近出露有中生界至新生界地层,基岩岩性以浅海、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岩为主,地表广泛分布有第四系冲洪积物和坡积物。
工程区发育有规模不等的褶皱和压扭性断裂,并具多期构造活动的特征。风化卸荷作用也十分强烈。在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本区岸坡多陡立,遇水易塌滑。
2滑坡特征
2.1形态特征
滑坡位于厂房下游,其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部为高摩河。滑坡体总体呈南北向,南北长560
m,东西宽80~260m,中部宽,前、后缘窄,后缘最高处高程790m,前缘滑舌部分已被河水冲走,低处高程638~639m,地面总体坡度13°,面积约11万m2。
滑坡整体形态呈“簸箕”形,后缘均为高陡边坡。后缘环形侧滑面倾角32°~54°;中上部65°~75°;中下部东侧11°~16°,西侧8°~13°,前缘38°~56°。与滑坡前地形相比,滑坡体后缘及中部凹陷2~22m,局部接近原始地形;前缘凸出3~24m。滑坡体前后缘相对高差155m,面积约1.1×10?m2,主滑体最大厚度25~35m,一般厚度12~15m,估算体积(1.9~2.1)×10?m3,为一大型土质滑坡。
2.2岩土特征
滑坡体主要由碎石、碎石土、全强风化砂质页岩及大块石组成,其分布有如下特征:
后缘。主要由碎石及碎石土组成,结构松散,表部干燥,往下变潮湿,厚度大于8m。后缘周界主要为侏罗系灰岩,碎石土底部以砂质页岩为主。
中部。表部以碎石、碎石土为主,下部为碎石土和风化砂质页岩,浅部松散、干燥,下部稍密,潮湿,局部有上层滞水。风化砂质页岩稍湿—湿,呈壤土状,夹有泥灰岩透镜体及碎石,沿裂隙有地下水渗出。
前缘。主要由碎石土和风化砂质页岩组成,结构松散,潮湿—湿,靠近河床部位有地下水出露,水位高程与河水位接近。
滑动带。主要由碎石土和风化砂质页岩组成,风化砂质页岩中含薄层泥灰岩,多已呈碎块状,裂隙发育。滑动带厚度变化较大,薄处10~30cm,厚处50~150cm,滑动带土体多处于饱和状态,局部有地下水渗出。
滑床。滑坡周界滑床,东部以侏罗系薄层灰
陈书文等·某水电站滑坡分析与评价·15·
岩、砂质页岩为主,局部为碎石土;南部以第四系崩坡积、洪积碎石、碎石土为主;西部后缘以侏罗系薄层灰岩、砂质页岩为主,中部以碎石土为主,前缘浅部为碎石土,下部为砂质页岩。根据调查及探井、探槽揭露,主滑坡底部滑床,西南部以碎石土为主,东北部以砂质页岩为主,砂质页岩处于弱风化状。
据现场试验成果,滑坡体组成物质的密度和孔隙比分别为1.77~2.29g/cm3和0.12~0.49,滑动带组成物质摩擦角为1.23°~18.41°,凝聚力为14.59~28.50kPa。
3滑坡变形破坏与成因分析
3.1变形破坏
在2010年7月下旬~8月上旬的持续降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索尼特丽珑CRT彩监Sony PVM-14M4U,PVM-14M4E,PVM-14M4A,PVM-14M2U,PVM-14M2E,PVM-14M2A,PVM-20M4U,PVM-20M4E,PVM-20M4A,PVM-20M2U,PVM-20M2E 操作指南用户手册与系统菜单.pdf
- 设计公司挂靠合同范本.docx
- SharpCap中文操作手册详解.pdf
- 会计综合实训第四版孙万军答案.pdf
- 中医药康养文化谷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书.pptx VIP
- DB4201T 699-2024 武汉热干面生产管理规范.docx VIP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
- 16:《庄子》二则--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能力拓展训练(原卷版).docx VIP
- 江西省地图课件模板.pptx VIP
- 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