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17 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类)十年(2015-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专题17 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类)十年(2015-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24年十年高考真题汇编

PAGE

PAGE1

专题17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类)

高考语文试题中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经过了基本用法的判断,基本功能的辨析,直到目前的对标点符号功能的考查,越来越强化语言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情境性。近年来的高考真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标点符号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就学生需要根据句子的整体意义、语气以及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进行准确的辨析和选择。

一、命题特点:

1.基础运用: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首先侧重于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引号、破折号等)基本用法的掌握情况。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这些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功能。

2.题型多样: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标点符号的考查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以及分析题等。这些题型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

3.语境辨析:近年来的高考真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标点符号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需要根据句子的整体意义、语气以及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进行准确的辨析和选择。

4.注重细节: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非常注重细节,如引号的嵌套使用、破折号的多种作用、省略号的省略内容等。学生需要仔细审题,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5.文学效果:部分题目还会考查标点符号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力,如逗号、顿号等如何增强句子的节奏感、清晰度或情感色彩。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2025年备考建议

1.加强基础训练: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加强对常见标点符号基本用法的掌握和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2.注重语境理解:在阅读文本材料时,学生应注重语境的理解和分析。通过理解句子的整体意义、语气以及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提高自己的辨析和选择能力。

3.关注文学效果: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片段,关注标点符号在作品中的表现力。通过学习和借鉴作品中的标点符号用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注重规范使用: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学生应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规范或错误的用法,以免影响自己的成绩。

5.?了解考情,模拟训练:关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情变化,了解最新的考查重点和趋势。多做一些高考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特点,提高应试能力。

【2024年】

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

19.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9.①直接跟读者对话,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同;②使文段结束得自然、不突兀;③给读者带来亲切活泼之感,并与全文风格保持一致。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不是吗”是作者跟读者以问句的方式直接对话,希望读者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喜欢北京的云和太阳雨。

“不是吗”结束,可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想象,使文段的结尾自然而然。

“不是吗”带有俏皮的意味,显得非常活泼可爱,表达作者对太阳雨的喜爱,对淋雨而行的喜欢和享受,与上文的内容和风格都保持着一致。

【2023年】

一、(2023年新课标一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