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院前急救 河南卫生人员培训中心 郑进.pptx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院前急救 河南卫生人员培训中心 郑进.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院前急救

河南卫生人员培训中心

河南护理人员培训中心

第一部分引言

1992年:WHO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全球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1200万人;

美国每年约200万人因意外伤害住院,约142,500人死于外伤;

1998年:中国每年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

病,每天死亡7000人,每12秒死亡1人;

2000年:据WHO统计,全球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7.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6万人死亡;

2005年:中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540万起,约20万人死亡,其中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数为98738人,并有469911人受伤(1951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数852人);

2007年8月:中国卫生部发布《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伤害约2亿人次,死亡70万~75万人;

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

失踪17939人(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

2010年:海地大地震数十万人遇难..

WHO的资料证实:

20%的创伤因没有及时现场救治而死亡,

约2/3交通事故遇难者于出事后25分钟内

死亡。

40%-60%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后数小时

内死亡,其中70%死于现场。

大量气道阻塞、溺水、电击伤等所致心跳骤停患者因没有最简单的现场复苏而身亡。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在5%-60%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摘自《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目前中国国内复苏的成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院内复苏的成功率仅为15~25%;院前的抢救成功率仍小于5%。(摘自《急诊医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最新版)。

WHO曾在21个地区对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进行调查,资料显示:30分钟内死亡的114人中,仅有68人(6%)死前经过医务人员的诊断,更谈不上得到急救了。

《中国循环杂志》1995年第10卷第4期的一篇文章报道:1984年北京在70万人群监测中,登记核实冠心病猝死125例,无1例复苏存活。

1986-1991年,北京心血管监测区共有900例院外心脏骤停者,虽有15.6%接受了心肺复苏的急救,但成功率仅为0.1%。

近年来的报道情况与此相同。

世界灾害急救医学会成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首席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国首都北京的抢救成功率尚不到1%。

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Seattle)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抢救了5120例院外猝死者,复苏成功至康复出院者达28.9%。(数据引自李宗浩谈急救2008年6月)

上述数据显示:

每年全球因各种疾病,外伤、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战争等导致的伤病员死亡率居高不下;

大多数伤病员死在院外,而不是医院;

从国际范围讲,猝死的现场抢救成功率不高;

中国猝死的现场抢救成功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部分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简史

急诊救护(EmeregencyCare)最早起源于18世纪晚期法国拿破仑战争。三军总部首席外科医生多米尼克·简·劳瑞(DominiqueJeanLarry)第一位

在战斗中救治伤员而不是等到战斗结束。劳瑞和他的助手们利用被称为“会飞的救护车”—马车

(FlyingAmbulance)在战场上来回奔驰。

在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一些城市,战争急诊救护原则被应用于日常急诊救护。

1878年,HarpersNewMonthly

Magazine的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纽约市早期的急救马车:“一匹驯服良好的马被迅速套上救护马车;身着时髦制服、头戴镶金礼帽的外科医生同时坐在车后的座位上,司机一跃而起坐在车前的箱子上...随着清脆的鞭声响起,急救马车已行驶在平坦的沥青路上...当他们掠过街角,冲过十字路口时,医生和司机都不停地大声喊叫以提醒行人。”

必当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发展他们的急救运输系统时,农村人口仅仅拥有最初级的服务。在大多数小城镇,只有殡仪业者才有足够大的车辆放得下担架,因此患者或伤员不得不乘坐和柩车一样的救护车去医院。

后来半个多世纪,在美国的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交通意外也急剧上升。

汽车工业给美国带来了较快的运输系统但也导致了大量的交通意外。当时的50年里,院前急救质量很差,救护人员仅仅是把病人或伤员运送到医院。

1966年,美国科学院创伤与休克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