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 .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

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

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

年版)。

(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史。

(2)临床表现: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

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

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3)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发作的下腹部疼痛史。

(2)临床表现:①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疼痛最早出现在

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

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

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3)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二)证候诊断

1.寒凝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经血有瘀块。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月经推后或量少;③面色青白;④肢冷畏寒。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紧。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②经血有瘀块,块下痛暂减。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经血量少,行而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胸闷不舒;⑤

心烦易怒。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

3.湿热瘀阻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灼痛;②经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

次症:①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②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③低热起伏;

④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4.肾气亏虚证

主症:①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②腰骶酸痛。

次症:①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②头晕耳鸣;③面色晦暗;④健忘失眠。

舌脉:舌质淡黯,苔薄,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药免煎颗粒或中成药

1.寒凝血瘀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干姜、肉桂、小茴香、当归、川芎、赤芍、

生蒲黄、没药、延胡索等。

②香延止痛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验方)加减。延胡索、香附、肉桂、

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生蒲黄、干姜、小茴香、陈皮、生甘草等。

中成药:痛经宝颗粒、少腹逐瘀胶囊(颗粒)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乌药、香

附、枳壳、延胡索、丹皮、甘草等。

②经验方(上海市中医医院)加减。当归、川芎、牛膝、香附、延胡索、丹参、

红花、白芍、五灵脂、蒲黄,乳香、没药、桃仁、乌药、苏木、金铃子等。

③祛异汤(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验方)加减。柴胡、当归、赤芍、白芍、川

芎、延胡索、香附、乳香、没药、丹参、生蒲黄、枳壳、川楝子、焦楂、橘核等。

中成药:丹莪妇康煎膏、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等。

3.湿热瘀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减。生地、徐长卿、牡丹皮、当归、川芎、红花、

桃仁、莪术、延胡索、香附、白芍、败酱草、薏苡仁等。

②红藤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经验方)加减。红藤、败酱草、桃仁、

薏苡仁、延胡索等。

中成药:花红片(胶囊)、妇科千金片(胶囊)、红藤合剂(院内制剂)等。

4.肾气亏虚证

治法:补益肾气,养血止痛

推荐方药:益肾调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巴戟天、杜仲、续断、乌药、

艾叶、当归、熟地、白芍、赤芍、川芎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以上用药,实证者于经前3~7天开始给药,服至月经第

文档评论(0)

176****69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