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提升碳生产率的实证研究.pdf

绿色金融发展提升碳生产率的实证研究.pdf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经济》第41卷2024年第7期CONTEMPORARYECONOMICSVoI.41No.7.2024

绿色金融发展提升碳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毕明凤陈少晖

【摘要】提升碳生产率是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

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碳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以绿色技

术创新和社会投资为门槛变量时,绿色金融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

提高碳生产率,在此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绿色技术创新与社会投资水

平在绿色金融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绿色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时,绿色金

融对碳生产率的促进效应随着门槛值的提升不断增强;当社会投资水平为门槛变量时,该促进效

应先增强达到第二门槛值后减弱。

【关键词】绿色金融;碳生产率;产业结构;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378(2024)07-0078-09

一、引言

全球性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碳减排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近年来我

国碳排放总量、强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较为严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自此“双碳”概念多次出现在中央重要会议与规划中,也被提到国家战略目

[1]

标层面。2021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

[2]

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引导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全面绿色化。提升企业碳

生产率是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大多数企业在低碳化转型过程中常常面临资金

不足等问题,金融可有效舒缓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传统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极可能降低金融资

源的配置效率。随着金融业与新技术的不断磨合,逐渐衍生出与经济发展相适配的产品——绿色

金融。2021年,国务院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指出,要着力发展绿色金融工具,设立碳减

[3]

排支持工具,鼓励金融机构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绿色金融已成为“双碳”目标

实现的关键支撑和有效抓手。绿色金融是否能成为我们提高碳生产率的强有力工具引发争议。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关于绿色金融的研究

绿色金融,又名“环境金融”或“低碳金融”,绿色金融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尚未被赋予一致的概念

[4]

和内涵。国外学者方面,Salazar(1998)最早揭露环境金融属性间的联系,他强调环境金融是以环

[5]

境保护为导向发展而来的,是金融产业和生态产业的重要枢纽。Cowan(1999)认为绿色金融是由

绿色经济学与金融学良性互动、交叉碰撞所产生的一门学科,使产业运作当中的金融资本要素更契

[6]

合生态保护的目标。Labatt等(2002)提出绿色金融是促进经济效应与支持环境风险转移的重要

手段。国内对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2016年,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首次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企红利征缴比例倍增目标下的国资预算支出民生化研究,编号:

14AGL007;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福建省国资股权划转社保基金的公共福利效应研究,编号:FJ2020B032;福

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开放基金“,双碳”目标下福建能源转型的路径选择与财政政策研究,编号:TZH2022-11。

【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