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摘要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Daniels),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除侵染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香茅等多种禾本科植物。该病2005年在文山市平坝、新街、小街3个乡镇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发生面积1.61万亩,占三个乡镇玉米总种植面积5.2万亩的31%,成灾面积0.61万亩,造成产量损失38.9万公斤。到2006年已扩展蔓延至6县44乡(镇)发生,发生面积19.56万亩,仅文山市发病面积就达7.03万亩,已经成为影响文山州玉米单产的一大障碍因素。为此,自2006年以来,我站积极开展玉米灰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