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322-2013 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docxVIP

DB32T 2322-2013 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B22

备案号:37600-201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322-2013

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RegulationsforInterplantWheatinPaddy

2013-05-30发布2013-07-3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2/T232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小忠、王龙俊、束林华、陈震。

1

DB32/T2322-2013

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稻田套播小麦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适用于水稻腾茬迟于小麦播种适期、且有套播习惯的稻茬麦地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3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851-2004的规定。

4产量及产量结构

4.1产量水平

产量400kg/亩~450kg/亩。4.2产量结构

淮北麦区每亩有效穗40万~45万,每穗粒数28粒~30粒,千粒重38g~42g;淮南麦区每亩有效穗30万~33万,每穗粒数36粒~40粒,千粒重38g~42g。

5栽培技术要点

5.1种子处理

选用抗倒、抗冻能力强,株型紧凑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的规定,于播前2天~3天晒种。播种前可用化控制剂拌(浸)麦种,矮化增蘖、控旺促壮,每kg麦种用1克15%多效唑粉剂拌种或100mg/kg~150mg/kg多效唑溶液浸种,拌种时要注意拌匀,防止局部药量过大,影响麦苗生长。

5.2播种

5.2.1适期套播

掌握稻麦共生期7天~10天并在小麦适期早播范围内,确保收稻时与小麦齐苗(1叶1心)基本吻合,利于形成壮苗;忌盲目早播,共生期过长,造成弱苗。

5.2.2适量匀播

2

DB32/T2322-2013

套播麦早播早发,但收获水稻时易损苗,因此要求适当增加播种量,每亩8kg~10kg,通过弥雾机喷种等方法确保播种均匀。

5.2.3套肥套药争全苗

收稻前每亩套施复合肥(N:P:K=15:15:15)15kg左右、尿素10kg左右,实现早发壮苗。播种前1天~2天或播种时用除草剂拌尿素或湿细土在稻叶无露水时均匀撒施,用药后保持田面湿润不积水。注意多效唑等拌种的田块要避开芽期用药,特别是浸种露白的麦种以播前用药为宜,以防药害。

5.3冬前管理

5.3.1及早覆盖促壮苗

收稻时及时用稻草或土杂肥覆盖。

5.3.2配套内三沟

3叶1心前结合三沟配套和机械开挖田内沟,适当加大开沟密度,均匀覆泥1cm~2cm厚。每3m~4m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cm,沟深20cm~30cm;距田两端横埂2m~5m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m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cm,沟深30cm~40cm;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cm,深40cm~50cm,确保内外三沟相通。

5.3.3适时追施壮蘖肥

小麦3叶~5叶期,每亩追施尿素5kg~7.5kg,确保每亩基(套)肥施足纯氮9kg~10kg以上,占一生总量的50%~60%,促进出叶、分蘖。

5.3.4查草补除

播种前后未化除的套播麦田,在割稻离田6天~7天后、草龄2叶~3叶时化除。越冬前对化除效果不理想、杂草达标田块,及时根据草相进行喷药化除。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杂草2叶~4叶期每亩选用6.9%骠马60mL~80mL兑水40kg~50kg喷雾;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小麦4叶~5叶期、杂草基本出齐后,每亩选用20%使它隆乳油30mL~40mL兑水40kg~50kg喷雾;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将相关药剂进行复配使用。

5.3.5旺苗控制

对冬前和初春出现旺长的麦田,采取镇压或化控等措施,适度抑制生长。

5.4春后高效管理5.4.1春季化除

对禾本科杂草30万株/亩以上、阔叶杂草6万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