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用版):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docVIP

高考历史(通用版):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8讲串讲1

1.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解析:材料说的是“普通民众”没受影响,不能扩大为“中国民众”,另外“没有影响到”不等于“根本不关心”,故A项错误;B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了李鸿章主要依赖个人力量与列强斗争,忽略了中华民族整体的联合,这也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故D项正确。

2.林增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记载: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

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据材料中“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有很大部分……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可知,A项错误。C、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3.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依据以上条约的条文,你判断应属于(C)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解析:“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体现了朝廷永远禁止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并对参加反帝活动的事件进行惩办,符合《辛丑条约》的内容,选择C项符合题意。

4.“传教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件反映出(B)

A.西方侵略开始深入津京地区 B.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强

C.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 D.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

解析:材料反映出,反洋教的斗争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壮大。义和团运动形势的高涨,反映出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的增强,故B项正确。

5.据载:“辛亥革命后,有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A.共和观念风行 B.帝制基础尽除

C.传统文化皆废 D.民权高度发达

解析:材料中“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虽然推翻君主专制,但帝制基础并没有尽除,故B项错误;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近代社会,故C项错误;民权在辛亥革命后只为上层所有,普通民众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材料二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左宗棠

材料三以下为近代史组图。

材料四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从材料二左宗棠的言论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与结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

(3)材料三的近代史组图中,图一与图二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三又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关联?组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如何?从材料三组图的时代主题角度看,我们对义和团的态度应该怎样?

答案:(1)事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原因:鸦片战争中英军入侵,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意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认识与结论:材料说明左宗棠在反侵略斗争中讲究策略,先通过外交谈判据理力争,进而再利用军事手段以取得胜利;同时也说明,外交的成功以军事的胜利为基础。原因:阿古柏的实力不及清政府;左宗棠在战争中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左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