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综述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经过反复酝酿之后,终于姗姗而来。
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
城镇化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
础性的规划,今后各项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本次规划的公布,标志着我国
新型城镇化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意义非凡、责任重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李克强总
理提出“四化同步”的理念,本次规划将四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阐释,提
出“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
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不难看出,中央政府想依托城镇化的
进程,一并解决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民生保障等众多社会问题,
反映出本届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给予了相当高的期望。
新型城镇化与以往的城镇化,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新型城镇化要摆脱“三
个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即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
模式不可持续;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
持续;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
可持续。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六大创新。第一,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第二,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第三,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
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四,强调生态文明,就是要着力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五,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
和个性;第六,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全面实现,要坚持七大原则,分别是以人为本,公平共
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
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这七大原则,
也是未来城镇化建设者必须遵循的准则。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进入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主的转型发
展新阶段,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
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本次新型城镇化规划总共八个篇章,除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规划实施外,
规划涉及到农业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布局、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
和城镇化发展体制等五个重要方面。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的角度来看,
本次规划谈及的具体相关政策和方针并不是很多,但对于未来城市建设的理念
和思路,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方面
本次规划对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别提出了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
建设模式,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
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未来我国城镇化在布局方面,要
实现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
强。以下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
(1)以城市更新推动建成区的改造
对于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本次规划提出要以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
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逐步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在不扩大建成
区规模的前提下,提升人口密度,就需要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组合,提高城
市公共服务效率,同时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充分挖掘城市可用空间。
在旧城改造方面,突出了城市更新的理念,将城市中心区域建于上世纪八九十
年代的危旧建筑,进行更新替换式的改造。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务必坚持改造
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全面改善人居
环境。
(2)以功能升级促进城市新区的转型
通过近二十年城市新区、园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我国目前新城、新区、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占地过大,人口密度偏低,生活设施不配套等诸多
问题。据统计,2000-2011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
人口50.5%的增长速度,城市建成区的大幅度增长正是来自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