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氏族组织有着根本区别。国家按地区来划分国民,区别于原始社会以血缘划分的组织结构,国家设立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是,中国古代,直至商代和周代,其氏族、宗族、家族等血缘组织和结构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还处于血缘和地缘相混合的状态。这说明中国商周时期

A.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氏族制度仍长期延续

C.政治制度有部族色彩D.政权与族权逐步分离

2.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以下为关于“士”的几种评论。

人物

观点

出处

孟子

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

《孟子》

范睢

(天下之士)相聚而攻秦者,以己欲富贵耳。

《战国策》

荀子

今之所谓士仕者,污漫者也,贼乱者也,恣睢者也,贪利者也,触抵者也,无礼义而唯权势之嗜者也。

《荀子》

上述材料反映了

A.士阶层开始崛起B.养士之风盛行

C.士重视发展经济D.士人竞争激烈

3.公元39年,刘秀下“度田令”,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又命“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有十余个郡太守因“度田不实”被诛杀,“学为儒宗、八世博士”的大司徒欧阳歙也因测量田亩作弊、贪污,被捕下狱死在狱中。“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这说明

A.度田有助打击豪强B.度田是为整顿吏治

C.东汉初年政局动荡D.土地兼并妨碍民生

4.西魏——北周时期的统治者,采取了推诚布信、劝以耕稼、引导民风、以“廉简”治理“群蛮”、以清廉之政争取羌人、积极抚慰及恩威并用等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这些政策

A.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B.加大了南北统一的阻力

C.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D.有效强化了内部凝聚力

5.唐末黄巢起义时,起义军围攻广州,黄巢向朝廷求任广州节度使。在朝议时,官员于琮反对,他说:“南海有市舶之利,岁贡珠玑。如今妖贼所有,国藏渐当废竭。”由此可见唐朝

A.节度使已成朝廷大患B.朝议制度影响了决策

C.朝贡贸易的利润丰厚D.外贸是重要财政来源

6.汉刺史与宋监司均负有巡历地方的监察之责。汉代后期,作为监察机构的刺史侵郡守行政权力而积重难返,刺史渐成州牧,集军政诸务于一身。宋朝地方监司却合行政监察为一,运行二百年多年。宋朝地方监司与汉代刺史机构设置的显著不同是

A.崇文抑武B.诸司并立C.权力集中D.因循保守

7.明正德年间,王阳明选取34封朱熹与人往来的书信,编成《朱子晚年定论》。他认为朱熹晚年思想与陆九渊趋同。该书刻印流传后引发激烈批评和争论,批评者认为此书完全是“颠倒黑白”,“援朱入陆”之作。顾炎武批评该书“颠倒早晚,以弥缝陆学而不顾矫诬朱子,诳误后学之深。”由此推知

A.王阳明是为了宣扬心学B.朱熹与陆九渊思想趋同

C.顾炎武反对理学的虚伪D.朱熹的思想被后世误解

8.康熙皇帝在与大学士等官员的一次谈话中说:当时“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约计小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耳”。下表为安徽休宁县某地占地情况。

年代

土地占有情况

康熙四十五年

(1706)

康熙五十五年

(1716)

乾隆二十六年

(1761)

0~1亩

35户

23.97%

40户

27.40%

25户

21.55%

1~10亩

82户

56.17%

79户

54.11%

68户

58.62%

10~25亩

27户

18.49%

25户

17.12%

18户

15.52%

25亩以上

2户

1.37%

2户

1.37%

5户

4.31%

合计

146户

100%

146户

100%

116户

100%

——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

以上材料表明

A.该地情况印证康熙皇帝的判断B.该地情况反映了国家政策变化

C.清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