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考核时间:完成导论至第二章的学习
考核形式: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
发展史,谈谈对党的执政方式的理解。(100
分)
考核要求:
于600字
学生可分组展开讨论,讨论后需提交报告,报告应不少,并包括以
下内容:
1.
个人的讨论提纲和思路。(30分)
参考答案:
”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决定》中的一个新提法。这是党总
结执政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更好执政的根本要求和基本
方略。这三种执政方式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科学执政,是指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
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科学执政就要真正认识并掌握
客观规律,主要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当
前,实行科学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决策科学化。
民主执政,是指进一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人民执
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主执政就是发展党内民主,
推动人民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
的政治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前,实行民主执政,最重要
的就是要坚持两点:一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的组织制度和
领导制度,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依法执政,是指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
的法制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
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当前,实行依法执政,最重要的就是
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并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
关依法行使职权。
一一
同时,也应看到,这三种执政方式之间又是相互统、相辅相成的。方面,
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
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
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另一方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依法
执政来体现,重要的是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就要靠依法执
政来保证。
2党的发展史中的相关事例。(30分)
参考答案: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
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
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
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100
,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
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
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
入井冈山。1928年
,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地下水利用》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pdf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传染病护理学》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pdf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城市水环境》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pdf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财务案例分析》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pdf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财税法规专题》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pdf
- 管理会计#-形考任务一-国开(FJ)-国开期末复习资料.pdf
- 班级管理-形考任务2-国开-国开期末复习资料.pdf
- 班级管理-形考任务1-国开-国开期末复习资料.pdf
- 2024秋季国家开放大学《工业工程基础》形考任务、终考任务题目及答案.pdf
- 2024秋国开《法律咨询与调节》形考任务4答案(第2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