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心肺功能训练.pptx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心肺功能训练;壹;壹;;一、生理基础;心脏工作时每分钟所泵出的血量称心排出量→受心率和每博输出量影响,成正比关系。

进行心脏康复时,应达到和保持一定的靶心率,即最适心率。;二、训练机制;三、适应证与禁忌证;主要禁忌证;四、心功能训练的实施;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和Goldman等人提出心功能分级方案制定患者的心功能训练方案。

Ⅰ级:患者活动量不受限制,可做代谢当量METs≥7的运动。

Ⅱ级: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可做代谢当量5METs~7METs的运动,每周运动锻炼3次~5次,每次10min~25min。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可做代谢当量2METs~5METs的运动,每周运动5次~6次,每次5min~10min,渐增至每次40min。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可做代谢当量METs<2的运动。;

(一)第Ⅰ期院内康复期

;治疗方案

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基本原则是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尽量进行可耐受的日常活动

(1)运动疗法

床上活动

呼吸训练

坐位训练

步行训练

大便

上下楼梯

(2)心理康复与健康教育

;

第Ⅱ期院外早期康复期

;治疗方案

运动前进行评估和危险分层,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制定运动处方,并提出注意事项运动处方包括:

运动形式:有氧、无氧

运动时间:10-60min,最佳30-60min

运动强度:评估:最大耗氧量、最大心率以及症状分级法

运动频率:每周最少3天,最好7天

注意事项;;

(三)第Ⅲ期是院外长期康复期

;治疗方法

运动方式多样化,运动形式可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量要达到一定的阈值,应在2931~8374KJ。合适的运动量的主要标志是运动稍出汗,轻度呼吸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舒适,无疲劳和不适感

准备活动部分

基本活动部分

整理活动部分

;五、心理康复及康复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和康复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达到心脏康复的预定目标。;第二节肺功能??练;

一、生理基础

;(一)呼吸肌的功能直接影响肺通气过程;呼吸膜/肺泡壁的面积和厚度:呼吸膜是指肺泡腔与肺毛细血管腔之间的膜

肺通气/血流比值(V/Q):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慢性呼吸系统疾患患者往往伴有造血功能障碍,产生贫血。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因此影响气体运输,造成呼吸困难。合并心力衰竭时,血样运输能力减弱,故在呼吸训练时要注意贫血的纠正;呼吸困难而缺乏运动→肌肉功能减退→氧化代谢酶减少,氧化能力↓→不能有效氧化代谢,限制内呼吸→加剧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疾病与心功能障碍相互渗透

;(一)减少通气需要

1、运动训练:首要方法

2、运动期间辅助氧疗

3、能量保持技术

(二)提高呼吸交换的效率

1、改善呼吸模式、保持呼吸技术

2、减少阻力负荷

(三)改善吸气肌功能

1、变换姿势

2、吸气肌训练

3、部分通气支持;(一)适应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慢性实质疾病

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

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

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

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

;(二)禁忌证

(1)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

(2)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3)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梗;认知功能障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三)注意事项

1.训练方案应个体化

2.选择适宜环境训练

3.锻炼时或锻炼后如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等,应该及时就诊

4.临床病情变化时务必及时调整方案

5.训练适度

6.酌情适当吸氧;呼吸训练的目标是:

改善通气

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

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

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

建立有效呼吸方式

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

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等

;膈肌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膈肌在通气中起到重要作用,横膈上下活动1cm,可增加200ml的通气量。肺气肿后肿大的肺泡,使胸廓扩张。膈肌下压,并使膈肌的活动范围受限,转用胸式呼吸。为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需重建腹式呼吸。;1、放松训练

用于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机耗氧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1)前倾依靠位:前倾位还可以降低腹肌张力,使腹肌在吸气时容易隆起,增加腹压,使膈肌更好收缩,从而有助于腹式呼吸模式的建立。

(2)前倾站位

此位不仅起到放松肩部和腹部肌群的作用,而且是腹式呼吸的有利体位。

(3)椅后依靠位;即

文档评论(0)

吱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