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
人生最美是寻常
1915年,为反对包办婚姻,她闹起家庭革命;1923年,曾经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提出退婚,他们闹得满城风雨;之后,高校教授吴宓对她的苦苦追求让“三洲人士共惊闻”;1935年,她以33岁之龄嫁给66岁的国民党前国务总理熊希龄,更是成为一时话题……
是的,有着如此爱情传奇的女子就是毛彦文。
毛彦文,诞生于1898年,自幼聪慧,受过良好的教化。她七岁受教于蒙馆,虚岁16时被保送到杭州女子师范学校,22岁以全省第一名的成果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31岁时获得美国密歇根高校的奖学金赴美留学。正如罗家伦的女儿罗久华所说:“毛彦文女士堪称是近代中国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
然而,晚年,毛彦文回顾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评价却是:碌碌终身,一无所成。少年理想,无一实现。此生有三分之二岁月在悲苦坎坷中度过……
一
水木年华的歌曲《墓志铭》中有这样几句歌词:“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诞生;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遇见你。”由此可见,出身及生命中的际遇对一个人的影响。
毛彦文出身于乡绅家庭。母亲育有一子六女,一子两女夭折,因为没有儿子,而受尽丈夫的冷落、婆婆的虐待和妯娌的争斗。母亲曾对年幼的毛彦文说:“记住,你们姐妹长大了要为我争气,好好做有用的人!”
在男尊女卑的宗法社会里,要享有“与男子同等对待”这一基本的女子权利,是那么难。与毛彦文同时代的凌叔华曾在自传体小说《古韵》中感叹:“我一想到自己是个女孩就感到自卑。”而这种自卑心理,加上时代风气的熏染,促使凌叔华走上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甚至更激进。她曾对女儿陈小滢说:“女人肯定不能向一个男人认错,肯定不能。”“你肯定不能给男人洗袜子、洗内裤。这丢女人的脸。”
毛彦文也走上了争取自身基本权利的道路。
14岁时,她参与县里发起的天足运动,虽然上台演讲时因惊慌忘词,却能急中生智捐一枚银元做天足会基金而从容下台;17岁时,为抗拒嫁入在她八九岁时父亲即为其订婚的方家,她“预备跟父亲斗争究竟”;在读湖郡女校时,江牧师曾要她领洗礼,她却因江牧师的“假如不领洗,你上不了天堂,将会下地狱”、“你的灵魂不会得救的”等几句话而终身未入教;她“志在读高校”,当她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被拒、转投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却以浙江省第一名录用时,她写公开信登在上海《时事新报》质问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务长陶行知“为何南、北高等师范有如此不同的标准”;她外出求学,还曾介绍妹妹出来读书,在江苏第一中学供职后,负责两个妹妹的读书费用,北伐混战、学校停课时,携妹妹仓皇出逃、谋生……
如此的刚烈与强悍,或许不过是为了摆脱内心的自卑与虚弱,不过是为了追求一个女子最基本的权利。
二
毛彦文晚年回顾人生时曾说:“这一生好像只有两种潜力在推动我的一切。一是情窦初开时即坠入初恋深渊,……二是与熊氏缔婚……”
在卑微的童年里,母亲常把毛彦文送到外祖母家。这时,长她四岁的表哥朱君毅出现了,对她关爱备至。毛彦文在家庭中缺失的爱在这里得到了加倍的补偿,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打上了表哥的印迹,“将他的一言一语,奉为圣旨”。
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学校停课,在北京求学的朱君毅随毛咸等人在家乡办西河女校,毛彦文是其中二十几个学生之一。这给她带来了丰富的新学问和广袤的见闻,为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毛彦文对朱君毅尊敬有加,“认为他是世上最有学问、唯一牢靠的人”。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订了婚。
假如说她的出身家庭埋下了她走向自我解放的火种,那么,朱君毅无疑引燃了它。
在朱君毅的影响下,毛彦文接受新思想,闹家庭革命。朱君毅赴美留学,毛彦文入读的是湖郡女校,为的是在这个教会学校,能“多读点英文”。朱君毅在哥伦比亚高校专攻教化统计,毛彦文在金陵女子高校则主修教化,辅修社会学。
然而,有着“须水郎山亘古不变”誓言的恋情却有了变故。留美归国一年后,朱君毅就提出了退婚。
在爱的荒漠里,本以为他是一生的依靠和方向,却不曾想他却伤她最深。自从与朱君毅解除婚约后,毛彦文“想尽方法,避开与与朱有关的事或人接触”。
毛彦文从今“失去了对男人的信念,更推翻了爱情的存在”,这之后的近十年里,虽不乏有追求者,却不敢再涉足爱。
然而,她与朱君毅相恋的信物——朱君毅在北京清华学堂毕业时的班级纪念别针,她却保存了69年,直至感觉自己余年无几、不愿这枚小别针落入不相干的人手中当废物丢掉,特交给朱君毅的侄女朱韶云。
?多年后,得知朱君毅逝世的噩耗,毛彦文旧情复炽,在悼念文章中写道:
“你是我一生遭受的创建者,是功是过,无从说起。倘我不自幼年即坠入你的情网,方氏婚事定成事实,或许我会儿女成行,浑浑噩噩过一生平凡而自视为华蜜的生活。倘没有你的影响,我或许不会受高等教化,更无论留学。倘不相识你,我或许不会孤零终身,坎坷一世。”
三
或许,毛彦文爱上的不是朱君毅这个人,而是他带给她的温温煦平安感。
与朱君毅分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