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山水预习
山石的画法中古人讲“石分三面”,只有画出三面,才能表现出石的结构和立体
感
在画石的三面时,要运用黑白对比关系,处理好阴阳面。
一般是上白下黑、左白右黑或右白左黑,也有两边黑中间白的。这就需要加皴,
即皴下不皴上、皴左不皴右或皴右不皴左。如两边加皴,也要有多有少,不能平
均一样
石分三面
画石要积聚适宜。
如画面上需较多的石头,不能大小一样,也不能分散排列。要有大有小,有聚有
散;要大间小、小间大。古人的经验是:近山处,大石间小石,近水处因碎石多,
故为小石间大石
一、山石的画法包括勾、皴、擦、点、染
勾、皴、擦、染和点,是表现山石纹理形态的技法,是传统技法中的精华,对我
国山水画的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五代以前,在表
现山石时已经出现了皴法,发展到宋代各种皴法日臻成熟,又经元、明、清不断
完善。
“皴”原是指皮肤受冻拆裂之意,引申到表现山石纹理和结构,便有了各种皴法,
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技巧,它可以表现具象的山川地貌,画家也可以通过它表现
自己特有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也是国画区别其他画种表现自然景观的主要特
征之一。
①勾——用墨线勾石外轮廓、石内纹理,就是石的大体结构。
勾时用笔要顿挫有力,用中锋侧锋均可。用干笔(含水要少)勾为好,能显示石的
坚硬质感
②皴——是在勾好石纹的阴暗处,用笔加以皴斫,使石形表现出立体感。
皴不是一遍就可完成的,可先淡后浓。可半干即皴,也可全干再皴。皴时可用破
墨,也可用积墨。这要看画面需要、个人习惯和手法而定
③点——是指点苔,可使枯燥的岩石和树木顿时增添生机。
一般是待画面全干后再点,也可在半干半湿时点,也可边皴边点。如勾皴山石俱
好,可不点苔,点苔以简为宜。
④染——是用淡墨水渲染,进一步加深山石的立体感和深厚感。
但也要讲笔法,不能平涂。染时可留空白及飞白,也可采用以淡破浓的方法,使
已画的墨色增加柔和气氛
⑤擦--用半干笔在皴的画面上擦上一层黑色,以增加画面的深厚程度。
皴有笔痕,擦没有笔痕,只有深浅的色度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画派、不同画家在运用以上绘画技法时也各有特点,各有变化。
有的先勾后皴;有的皴、擦、点、染一气呵成。因此在学习各种技法时可以灵活
运用。
二、皴法
常用皴法: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米点皴、解锁皴、折带皴、荷叶皴等等
①披麻皴:结构丰润,用来描绘山坡脚为最多。线条遒劲,不可等距排列,须有
参差松紧,宜表现土质山或质地疏松的岩石。短披麻皴,用线较短,也是中锋用
笔,连续画出,势态和长披麻类似
披麻皴具体画法↑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②斧劈皴:用侧锋浓墨皴擦山石,用笔须肯定而有力,斧劈皴的运笔多顿挫曲折,
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这
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
斧劈皴具体画法↑
(↑南宋·马远《踏歌图》)
③折带皴: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
画出的墨线如“折带”。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山体
折带皴具体画法↑
(↑元·倪瓒《渔庄秋霁图》)
④米点皴: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并用,表现江南山
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的景象
米点皴具体画法↑
(↑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⑤荷叶皴: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而得名。荷叶皴用来表现
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当你远望黄山的莲花、
莲芯二峰时,可以看到荷叶皴在自然界中的情景。想想荷叶的脉络是什么样的,
去联想记忆哦
荷叶皴具体画法↑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⑥雨点皴: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线要密集,运笔要
连贯,在皴时要注意前后用墨的浓淡应有所区别。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
雨点皴具体画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