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读马识途《清江壮歌》有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马识途《清江壮歌》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清江壮歌》这本书,感触颇深。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马识途老前辈。

马识途本名马千木,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祖籍湖北麻城,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纪实文学《在地下》,短篇小说集《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

《清江壮歌》是马识途根据烈士何功伟、刘惠馨为原型写成的,而刘惠馨正是他的妻子。两位烈士都是上个世纪30年代走向革命的知识分子,怀着推翻旧中国、建立新社会的理想来到清江河畔的鄂西恩施地区,开展秘密的地下党工作,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最终遭到敌人杀害。

柳一清〔刘惠馨〕被捕时刚生孩子不久,她经受着地狱之火,表现出最伟大的母爱。在走向刑场时更是临危不乱,将婴儿巧妙地置于路边的草丛中,使孩子逃脱大劫。一对普通百姓收养了这孩子,亲生父亲任远〔马识途〕20多年后才终于找回。

这些故事既是小说,也是历史真实,感动过中国读者,更感动了清江两岸的人民,是清江人永远的精神滋养。

《清江壮歌》生动再现了中国领导下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斗争,以及产生这种斗争并在它的冲击下发生着剧烈变化的中国社会,全书刻画出了革命斗争的深刻性、复杂性、剧烈性,堪称缅怀先烈、重温经典、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佳作!

读着这本书,使我不由得回忆起小时候我的爷爷给我讲的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些零散的故事。我的爷爷是一名复员军人,十五六岁时被国民党抓兵拉夫捉到了恩施城国民党军队驻地,长官见他骨瘦如柴,安排到后勤部队养好身体后再送往前线。在恩施养身体的几个月里,他亲眼目睹过国民党残忍杀害进步人士和员。他说:“那真是惨啊,一排一排的用机枪扫射,那些人从不叫喊一声。〞

长大后,特别是读完《清江壮歌》后,我才明白那些人的革命气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爷爷告诉我,他有幸被俘虏到部队,才懂得是为穷苦人民谋出路的,也才明白人民为啥拥护,能在淮海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给他们送弹药、送给养……那场史诗级的战役中,爷爷所在的炮兵连仅剩他和另一位战友,养好伤病后继续跟随部队渡江作战。

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日和平盛世,我们不能忘,我们的后人更不能忘!

去年暑假,我和爱人就带着女儿到中共鄂西特委旧址参观学习,向她讲述着那面永不收卷的红旗的故事,讲述着何功伟“绝不回头〞的革命气概,讲述着《清江壮歌》悲壮的革命斗争。

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庚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文档评论(0)

134****4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