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望衡境况美学体系的内在逻辑.doc.pdfVIP

浅析陈望衡境况美学体系的内在逻辑.doc.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陈望衡环境美学体系的内在逻辑-

自工业社会以来,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上个世纪后期,

人类的环境意识逐渐觉醒,环境哲学兴起,与之相关,环境美学

蓬勃发展。说到环境美学体系,基于种种原因,即使是最早创立

这一学科的西方,就笔者的视野,也只有一两部著作差可称得上专

著,绝大部分环境美学著作是集。在中国,从事环境美学研究较

早且成就突出的是陈望衡教授。他出版于2007年的《环境美

学》是我国第一部体系性环境美学专著。关于这部著作,笔者曾

经撰文作过一些评述。自此著作出版后,陈望衡又发表了许多环

境美学,他出版于2014年11月的《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

概括了他近几年来环境美学的新成果,是一部体系比较严密,特

别是现实感很强的环境美学著作,显示了陈望衡环境美学研究的

新成就,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仅就陈望衡环境美学建构中的逻辑

体系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评述,就教陈望衡教授及学界同仁。

一、生态文明: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ﻭ与环境伦理学一样,

环境美学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的

永恒主题之一。自然哲学曾经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辉煌。在中国

古典哲学中,道家和儒家就人的自然本性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

论。工业化带给人类的生存危机使人们再次聚焦人与自然之间的

关系,人们从科学技术中探寻工业化的思想基础,于是,追溯到

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在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主客

二分的思维模式得到强化,迄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这

种看待自然的方式拉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在对自然的研究

中,建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自然成为无生命的客观对象,无形之

中树立起人相对于自然的优越感,研究自然、摆布自然、改造自

然使之符合人的需要成为天经地义的信念。ﻭ二、生活(居):

环境美学的主题ﻪﻭ国外环境美学的发展,早于国内。鉴于环境审

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差异,他们认为,环境美学的兴起,必然对

传统美学的基本观念造成冲击。

ﻪ阿诺德柏林特指出,在环境审美中,环境不是外在于欣赏

者的对象,而是欣赏者与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环境审美具有参与

性或介入性。虽然在传统艺术的欣赏中,也存在主体介入作品的

情形,即欣赏者对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造,但那是一种主观

的介入。环境欣赏中的介入,不仅有主观的介入,更有客观介入,

即主体客观地融人环境构造之中。因此,环境进人美学视野后,

以认识论为基础的传统美学必将遭遇挑战。柏林特认为,传统艺

术可以包含于广义的环境艺术之中,因此,环境美学使人们看到建

立更具普遍性的统一美学的可能性[=}l,就如从牛顿力学进展到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

ﻪ三、家园感:环境美的本质ﻪﻭ建构环境美学的目的,不是

为了认识环境,而是为了建设环境。建设环境是一个综合工程,

环境美学虽是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但它具有全局的总揽

性、无处不在的渗透性。道理很简单,我们要建设的环境,只能

是美的环境。无需过多的论述,这美不会只是形式美,它还具有最

大的功利性,美的环境必然是人们称心适意的生活之所、居住之

所。ﻪﻭ环境美学的核心是环境美。什么是环境美?人们可以从

形式、功能诸多方面作诸多的描述,但是,既然称之为环境,它的本

质就是家园,首先是人的家园。

四、城乡互动:环境建设新思路

ﻪ从历史上来看,人类有两大家园:农村与城市。农村这一家

园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城市这一家园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ﻪ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它们的根本不同

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陈望衡说:人类的农业生产

劳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准确地说,是代自

然司职。换句话说,农业生产创造的是第二自然、人工的自然,比

如农作物、牲畜。而工业生产则将从自然界获得的原料改造成自

然界完全没有的东西,突出特点是改造自然。在工业文明时代,

农业只是工业的依附,不是文明的主体。从文明的特征上,我们

可以给城市与农村这样定位:城市人文的象征;农村自然的象征。

ﻪ陈望衡的环境美学体系具有明确的逻辑结构:生态文明环

境美学的哲学基础;生活(居)环境美学的主题;家园感环境美的本

质;城乡互动双向优化环境建设新思路。陈望衡的环境美学,紧

贴我国当前环境建设的实际,具有非常可贵的实践品格。它的重

要价值不仅在于发展了美学理论,而且对中国环境建设事业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诸多地区的建设者从陈望衡的环境美

学中获得启发,并且已经将其运用到我国城乡建设的实践中去。

ﻪﻭﻭﻭﻭ

文档评论(0)

185****07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