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机理的差异性.docx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机理的差异性.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1卷第12期地质勘探·47·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机理的差异性

宋岩1,2柳少波1赵孟军1洪峰1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宋岩等.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机理的差异性.天然气工业,2011,31(12):47-53.

摘要为弄清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的异同处,给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对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气体赋存形式、成藏过程及机理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的差异性:①煤层气以甲烷为主且成分简单,而常规天然气成分相对复杂;②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储集于煤岩微孔和过渡孔的表面,常规天然气以游离态存在于储层孔隙或裂缝中;③煤层气藏均经历了晚期抬升过程,后期保存条件好坏是能否成藏的关键,常规天然气成藏经历了生烃、运聚和保存与破坏演化过程,天然气形成的静态地质要素和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动态地质作用的最佳时空匹配是成藏的关键;④煤层气的聚集受水势、压力的控制,往往具有向斜富集的特征,而常规天然气聚集受气势的控制,往往具有背斜或高部位富集的特征。

关键词煤层气常规天然气气藏形成差异地球化学特征储集层特征气体赋存形式成藏过程及机理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1.12.00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然气成因、成藏等地质理论取得了重要进展[1-4]:提出了天然气成藏动平衡理论[4],天然气多期成藏、晚期成藏理论[1-2];建立了不同类型大中型气田成藏模式[5-];初步建立了成藏过程中天然气聚散定量评价方法[10]和成藏期次的确定方法。随着天然气地质理论的形成、应用以及相关油气公司对天然气勘探的持续投入,我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产量均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煤系既可作为常规天然气的气源岩,又可以吸附自身产出的气体而储集工业性的烃类气,即煤层气。近年来,煤层气成因、成藏等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1],如煤层气成因类型划分与判别[11-12],构造应力场、热力场、水动力场控藏作用机制[13-24],煤层气藏的边界及成藏过程分析[25-26]等。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在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上必然有所区别,笔者通过对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气体赋存形式、成藏过程及机理的

对比分析,力图揭示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的差异性,以期为煤层气的勘探提供科学参考。

1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1.1常规天然气千气和湿气兼有,煤层气主要为干气

对我国大量天然气样品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27],常规天然气组分往往受到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演化早期的生物气和晚期过成熟的裂解气富集甲烷,为干气;在成熟阶段,重烃气含量较高,为湿气,煤成的常规天然气重烃气含量最高可达30%,原油伴生气重烃气含量可超过50%。而煤层气组分较为单一,与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关系不密切,未成熟到过成熟的煤层气均显示干气的特征。Scott等[28-29]对美国煤层气井的795个气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的组分主要为CH?、C?+(重烃,下同)、CO?和N?,其平均含量分别为93.20%、1.60%、4.40%和0.80%;Rightmire等对北美含煤盆地煤层气组分分析的结果显示,CH?含量达到了96.05%~99.22%、C?+含量仅0.01%~

基金项目:本成果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研究”(编号:2009CB219600)、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宋岩,女,1957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煤层气项目首席科学家,本刊第七届编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科研工作,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书记。地址:

(100083)北京市学院路910信箱实验研究中心。电话:(010Email:sya@

·48·天然气工业2011年12月

1.40%、CO?和N?含量介于0.60%~3.45%;我国学者对我国不同煤阶含煤盆地煤层气组分分析结果发现,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