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5分)
(1)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______________》)
(3)《离骚》表达吾心所向,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苦吟诗,大家的
反应各不相同,下列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②“何苦自寻烦恼。”
③“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
管放开胆子去作。”
④“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
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A.①宝玉②黛玉③宝钗④探春
B.①探春②宝钗③黛玉④宝玉
C.①黛玉②探春③宝玉④宝钗
D.①宝钗②宝玉③探春④黛玉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有些人提到了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的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选择理论,以证明复兴竞争精
神的正当性。但这是荒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为人类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就在于他是一个过社会生活的动物。
②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者从他的伙伴那里获得的东西,都远远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
献。
③因此,人们应该小心,不要向青年人灌输生活的目标就是获得习惯意义上的成功。
④正如蚁冢中单个蚂蚁之间的战争对于生存没有什么根本意义一样,人类社会中个体成员之
间的斗争也是如此。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
二、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
①在市场经济高度渗透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嵌入给基于血缘和地缘形成的乡村熟人社
会的运行逻辑带来了新变化。有学者指出,互联网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有
效拼接。鉴于此,我们把数字时代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界定为虚拟型熟人社会,即数字技
术嵌入乡村社会,留守村民与打工村民之间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数字关联、数字约束、数字
互助及数字共享的社会形态,它总体上维持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价值内核,最终呈现熟人社
会运行逻辑的虚拟化展现形式。
②虚拟型熟人社会的形成,一方面与村民的生计变迁与情感需求具有强相关性,另一方
面与数字技术在乡村社会的应用密切相关。
③当从前人们常挂在口边的“过日子”的逻辑遭遇货币支付的压力时村民,不得不尝试着
走向城市,这本是无奈之举。同时,现实的情感需求也为互联网技术嵌入乡村社会奠定了基
础。一方面,留守村民大都由老人、小孩、妇女等构成,属于熟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另一
方面,打工村民基本属于漂泊于城市的边缘人,与城市社会保持着融入与隔离并存的尴尬。
他们都需要内心深处的情感慰藉,这为虚拟型熟人社会的形成提供了社会性条件。此外,数
1
字时代拓展了村民交往的时空。个体基于血缘、地缘、乡情而建构起的社会连接,随着数字
技术对乡村熟人社会的进一步渗透,村民交往空间从“横向”向“纵向”发展,呈现“纵横交错”的
....
景象。村民们从真实的“线下交流”,逐步转移到“线上交流”,互联网成为弥合村民之间联络
日渐松散,情感日渐缺失的技术工具,化解了村民谋生的现实需求与寻求情感慰藉的矛盾。
④在人口不断流失的背景下,“知识精英”大多认为乡村社会正在走向衰败,指出“乡村社
会没有未来”。但基于对虚拟型熟人社会形态的研究,我们对传统乡村社会的走向有了新的
判断。村民可以基于互联网平台重构乡村熟人社会的运行逻辑,重塑熟人社会的价值内核。
⑤这首先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