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含解析.docVIP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纲要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代表各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的学者或思想家,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这种学术倡盛、思想自由的活跃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或社会条件?

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②当时,教育与学术逐渐下移,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或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1)春秋晚期: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A、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人)。他因为不满统治者所为,曾经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国潜心办学和著述。他对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先后传授弟子3000人,学业优秀者72人,时称“七十二贤”。孔子整理的“六经”后来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去世后,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孔子成就:①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和“礼”,强调“德治”,提出“中庸之道”。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②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并提出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

(如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如主张“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等。)

③整理文化典籍“六经”。(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B、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他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主张——创立道家学派,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老子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①道家学派: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他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即“齐物”;

②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与荀子丰富和发展了儒学。

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地位: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提出“中庸之道”。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著名观点,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恶”;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唯物思想;

(荀子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③法家学派:战国时期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是韩非子,他汇集了早期法家的学说,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主张改革变法(即“事异则备变”)。

影响:法家主张君主集权,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法家政治实践: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④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墨子,战国初期鲁国人。他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宣扬“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的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此外,墨家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与儒家讲求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相对立。)

总结: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这一中心问题,各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有:

①儒家提倡“德治”“礼教”,施行“仁政”;②道家主

文档评论(0)

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2345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