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例_5.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江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江西农村经济的影响

学科部:财经学科部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072班

学号:7042007071

姓名:吴丽

指导教师:甘小文

填表日期:2010年12月15日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的积极推进,农民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越来越频繁。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从根本上说,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对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农村人口压力的需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选题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关于人口流动的研究起步较早,很多学者都是从微观角度通过对劳动力转移主体的个体分析,研究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例如:唐纳德·博格的推拉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假说;也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流动动因的。如: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但是人口流动的动因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等宏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对转型期中国的农村人口流动的动因从宏观环境和微观因素两个角度展开详细的分析,力图对人口流动动因理论从宏观层面进行补充和完善。

对于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比较偏好于对整体经济和流入地经济的研究,他们大多注重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本文研究的重心主要是放在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相关经济效应分析,为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

从现实意义上看,江西省是我国农村人口流动大省,向省外劳务输出数量巨大,但由于江西省农村人口基数较大,目前江西省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作为这样一个典型的农村人口输出大省,研究江西省的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中发现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主要的制约因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流出地发展的经济效应,对于指导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同时还可以为其它区域提供经验借鉴。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农村劳动力为出打工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R·卢卡斯(R.E.B.Lucas,1985)认为,有价值的人口流动理论或经济发展理论应当与城市化的渐进特征相一致。由于每一个人都会选择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向城市迁徙,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城市成为越来越好目的地的事情注定会发生”。

刘易斯(1989)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持续,通过两种在时空上并存的形式而最终实现的。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即社会劳动力从传统的自给性农业部门流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部门;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因为传统的、自给性的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先进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在城市。因此,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过程,从地域上讲,也就是农村劳动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托达罗(1991)在修正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了新的解释,其理论被称为托达罗模型。他认为,刘易斯的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依据的,在这些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一过程。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恰恰在城市失业己经出现的条件下发生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倾向。对此,托达罗的解释是,尽

文档评论(0)

小小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文档小小文档小小文档小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