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统练三数学试卷.docVIP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统练三数学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统练三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直线的倾斜角是()

A.

B.

C.

D.

(★★)2.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且过点,则的方程为()

A.

B.

C.

D.

(★★)3.过点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零,则该直线方程为()

A.

B.

C.或

D.或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若两直线平行,则两直线的斜率相等

B.若两直线的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C.若两直线的斜率乘积等于,则两直线垂直

D.若两直线垂直,则两直线的斜率乘积等于

(★★)5.两平行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

(★★)6.已知直线与直线,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一条光线从点发出被直线反射,若反射光线过点,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8.已知圆经过,两点,且圆心在直线,则圆的标准方程是()

A.

B.

C.

D.

(★★★)9.如图,二面角的大小为,棱上有两点,线段,,,.若,,,则线段的长为()

A.

B.

C.

D.

(★★★)10.若直线与直线交于点,则到坐标原点距离的最大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直线,,若,则实数_____.

(★★★)12.已知点,若直线与线段相交,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3.已知直线与直线交于点A,过点A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

(★★★★)14.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15.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为的中点,点在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且满足平面平面.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②满足使的面积为2的点有且只有4个;

③点可以是的中点;

④线段的最大值为3.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已知的顶点为,,.

(1)求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一般式方程;

(2)求的外接圆的方程.

(★★★)17.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

(1)求证::

(2)从下面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五面体ABCDEF存在.求直线AE与平面BCF所成角的正弦值.

条件①:平面平面

条件②:平面平面

条件③:

注:如果选择的条件不符合要求,得0分;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8.如图,设直线:,:点A的坐标为过点A的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分别交于点M,N的纵坐标均为正数

(1)设,求面积的最小值;

(2)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的值与k无关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实数a;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已知集合的元素个数为且元素均为正整数,若能够将集合分成元素个数相同且两两没有公共元素的三个集合、、,即,,,,其中,,,且满足,,、、、,则称集合为“完美集合”.

(1)若集合,,判断集合和集合是否为“完美集合”?并说明理由;

(2)已知集合为“完美集合”,求正整数的值;

(3)设集合,证明:集合为“完美集合”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或.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