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应用

1、中国的民族识别:

民族识别是指通过实际调查和科学研究,考察待识别对象的自然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和文

化习俗等要素,从而对待识别对象的民族成分、民族名称和成员族属等做出辨认和确定。

A.民族识别的重要性:

民族识别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调整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

础。才能为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基础,才能真正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确保每个

少数民族都能充分享有其应该享有的各项权利,进而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发展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当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B.民族识别的复杂性:①迁移;②汉化;③分散;④模糊

C.民族识别的依据:

①客观的民族特征:在具体民族识别过程中,研究者与工作者应将民族的四个特征作为一个有

机整体来全面地综合地考察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真正地把握某个人们共同体

的属性。而不是将四个特征各自孤立,根据字面意思片面地确定。

②主观的民族意愿:即待识别的人们共同体成员对其民族成分的看法、愿望和要求。在充分考

虑民族意愿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考察这个民族的历史文献和现实生活来最终确定其民族成

分。

③在民族识别中,族称的复杂性使得民族研究者和民族事务工作者倾向于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定

的原则。民族在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着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也在相应地

发生着变化,民族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动性,待识别民族的情况也

比较复杂,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中国的民族识别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对

那些民族特征相近、地域相连、经济文化生活紧密联系,且民族认同意识相似的群体,尽可

能认定为同一民族。

D.民族识别的过程:第一阶段:1950-1954,启动阶段,少数民族数量达到38个。

第二阶段:1954-1965,深入阶段,少数民族数量达到54个。

第三阶段:1978以后,完成阶段,少数民族数量达到55个。

E.民族识别的意义:

①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民族识别的成功进行,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和执行民族

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民族识别工作为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培养了一

批专业人才,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发展。

③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认识民族结构、处理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中

国的民族识别为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提供了成功范例。

2、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

3、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事务的调整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一次昂基本政治制

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坚持国家统一领导和遵循宪法的基础上,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区

域,设立自治机关,由实行自治的民族自主管理本区域内和本民族内部事务。

A.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

①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这是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核心价值,是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和运行的根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指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

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具有同等的地位,依法享有相

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的核心内容是各民族

在政治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要求在反对一切形式民族压迫和民

族歧视的基础上,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本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

国家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互为条件,辩证统一。平等

是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团结是平等的客观要求的必然结果。

文档评论(0)

175****5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