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VIP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

一、(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古典诗词凭借其独特的抒情、教化和审美功能,成为传

承发展中华文化、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生动载体。

“诗为心声”“诗缘情而绮靡”等经典论述,()了古典诗词的抒情特征。“感人心者,莫先

乎情”,古往今来,诗词佳句摇曳着以情动人的风采。形容恋情,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形容友情,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形容亲情,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岁月变迁,不变的是人的丰富情感。喜怒哀乐,都在诗词中得到最美的表达,引发人们共

鸣。

诗词一方面教会我们识文断字,一方面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凭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

造人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福避趋之”,让我们爱国奉献、担当有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让我们珍惜时

光、勤奋学习。古典诗词以这样情感充沛、润物无声的方式赋予我们精神能量。

阅读古典诗词,我们为人处世就能拥有一种审美的境界。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经

过诗词之美的长期(),会变得()、儒雅从容。面对春华秋实、山河四季乃至日常点滴,诗意总

会盎然生发。观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胸怀;赏春,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欢欣愉悦……人的心灵经过诗词滋养,会变得格外明亮清澈。

诗词的功能当然不止于此。。让诗词进一步融入时代大潮、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以丰

富多样的形式给人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节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林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突显浸染温文尔雅.B.凸显浸润温柔敦厚

C.凸显浸染温柔敦厚D.突显浸润温文尔雅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挥

B.人们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扬

C.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挥

D.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扬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词既教会我们识文断字,又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通过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造人

第1页共12页

格。

B.诗词不仅教会我们识文断字,而且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通过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造

人格。

C.诗词既教会我们识文断字,又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以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造人格。

D.诗词不仅教会我们识文断字,而且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以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造人格。

4.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周代,为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一部儒家思想的

资料汇编。

B.《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婉曲达意;《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直接论说道理。

C.从内容上看,通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消息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地报

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

D.张若虚(约660一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

四士”。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材料一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中国先秦名辩学、古印度因明学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

辑学并称世界逻辑三大源头。一般来说,被尊为逻辑之父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制定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