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ord
PAGE
PAGE1
《北史·崔伯谦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1、《北史·崔伯谦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史·崔伯谦传》原文及翻译北史
原文:
崔伯谦字士逊,贫居养母。齐神武召补相府兼功曹,称之日:“崔伯谦清直奉公,真良佐也。”转七兵、殿中、左户三曹郎中。弟仲让为北豫州司马,与高慎同叛。坐免官。后历瀛州别驾、京畿司马。文襄将之晋阳,劳之曰:“卿聘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务总,是用相授。”临别,又马上执手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卿宜深体此情。”族弟暹当时宠要,伯谦与之旧寮同门,非吉凶未曾造请。以雅道自居。天保初,除济北太守,恩信大行,富者禁其奢侈,贫者劝课周给。县公田多沃壤,伯谦咸易之以给人。伯谦又改鞭用熟皮为之不忍见血示耻而已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对曰府君恩化古者所无。诵人为歌曰:“崔府君,能临政。退田易鞭布威德,人无争。”客曰:“既称恩化,何因复威?”对曰:“长吏惮其威严,人庶蒙其恩惠,故兼言之。”以相府旧寮,例有加授,征赴邺。百姓号泣遮道,数日不得前。以弟仲让在关中,不复居内任,除南钜鹿太守。下车导以礼让,豪族皆改心整肃。事无巨细,必自亲览。在县有贫弱未理者,皆曰:“我自告白须公,不虑不决。”在郡七年,狱无停囚。每有大使巡察,恒处上第。征拜银青光禄大夫。伯谦少时读经、史,晚年好《老》、《庄》。容止俨然无愠色,清言不及俗事,士大夫以为仪表。卒,赠南光州刺史,谥曰懿。伯谦弟仲让,仕西魏,位至鸿胪少卿。
(节选自《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二十》)
译文:
崔伯谦,字士逊,贫困在家侍养母亲。齐神武帝征召他,让他担任相府兼功曹,称赞他道:“崔伯谦清廉正直,尽责为公,真是个好助手。”崔伯谦又转任为七兵、殿中、左户三曹郎中。他的弟弟崔仲让为北豫州司马,和高慎一起反叛。崔伯谦因此被免官。后来他历任瀛州别驾、京畿司马。文襄帝将要去晋阳,慰劳他说:“你帮助治理的瀛州,已呈现一片太平景象。军府的繁杂事务,因此都要委托给你了。”临别时,又在马上握住他的手说:“握住你的手,要与你一起生活到老,你应该深深体会我的这份情谊。”他同族的弟弟崔暹当时受宠居显要之位,崔伯谦和他既是往日的同僚又是同宗,如果没有喜事或丧事从不去拜访或邀请他。一直以正道自居。天保初年,崔伯谦担任济北太守,普遍推行恩德和诚信,禁止有钱人奢侈浪费,鼓励穷人致力农桑并予以周济。县里的公田大多土壤肥沃,崔伯谦都将它们调换给百姓。他又改革刑具鞭子,用熟皮做鞭,不忍心看见出血,只是表示耻辱罢了,朝中重臣路过该郡境内,问百姓太守为政的情况如何。回答道:“太守的恩德教化,是自古以来没有的。”并背诵当地人做的歌道:“崔府君,能临政,退田易鞭布威德,人无争。”来人问道:“既然说他推行恩惠教化,怎么又施威严呢?”回答道:“官吏害怕他的威严,老百姓都得到他的恩惠,所以都兼顾说到。”由于他是相府的旧官员,按例要加官,被征召至邺赴任。临走时百姓痛哭流涕,拦在路上,数天不能前行。因为他弟弟崔仲让在西魏,他不能在朝任要职,出任南巨鹿太守,一到任就用礼让之道治理当地,豪绅们都改过自新,行为整饬。他不论事务大小,一定要亲自过问。县里有些贫困孱弱的人有事得不到公正处理的,都说:“我直接告到白胡子太守面前,不担心得不到解决。”他任郡守七年,监狱里没有长期关押的囚犯。每次有朝廷大使前来巡察,崔伯谦的政绩总被评为上等,后来被征召为银青光禄大夫。崔伯谦年轻时研读经、史,晚年爱读老、庄的著作。(崔伯谦)仪容举止庄重,没有怨怒之色,清谈而不涉及世俗之事,士大夫们都把他作为榜样。去世后,追赠为南光州刺史,谥号“懿”。他的弟弟崔仲让,在西魏为官,位至鸿胪少卿。
《北史·崔伯谦传》
2、《北史·苏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史·苏绰传》原文及翻译北史
原文: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日:“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识。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帝与仆射周惠达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
(《北史?苏绰传》,有删改。)
译文:
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父亲名协,官任武功郡太守。苏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