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协作人才培育合作框架协议8篇.docx

川渝协作人才培育合作框架协议8篇.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渝协作人才培育合作框架协议8篇

篇1

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新时期,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川渝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川渝双方决定在协作人才培育方面开展合作。现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背景与目标

1.合作背景:川渝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目前川渝在人才培育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因此,需要加强川渝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人才队伍建设。

2.合作目标:本次合作旨在实现川渝人才培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川渝整体人才竞争力。同时,通过合作,推动川渝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为川渝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合作内容与方式

1.协作机制建设:建立川渝协作人才培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川渝人才培育合作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同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通报合作进展,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2.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川渝双方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例如,四川的高校资源、科研资源等将向重庆开放,而重庆的企业资源、市场资源等也将向四川开放。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

3.人才培养与交流:川渝双方将加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例如,共同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等。同时,鼓励川渝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促进人才互通有无。

4.科技合作与创新:川渝双方将加强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例如,共同申报科技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通过科技合作与创新,提升川渝整体科技实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5.文化交流与传播:川渝双方将加强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共同举办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增进川渝两地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保障措施与违约责任

1.保障措施:为确保川渝协作人才培育合作框架协议的顺利实施,双方将制定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例如,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建立项目推进与督导机制等。

2.违约责任:如一方未能按照协议约定履行相关职责或义务,将视为违约。违约方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因此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同时,违约方需就违约行为进行公开说明并致以诚挚歉意。

四、其他事宜

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XX年。协议期满后如需续签或终止合作,需提前XX个月书面通知对方。

2.本协议未尽事宜或涉及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变更或解除的情形出现后,双方可协商补充或变更本协议相关内容并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的解释权归川渝协作人才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所有。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本协议内容,可联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咨询。

篇2

甲方:四川省人民政府

乙方:重庆市人民政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合作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为加强川渝两地人才培育合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背景

川渝两地地域相邻、人文相通、经济互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川渝人才培育合作,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合作目标

1.深化川渝两地人才培育合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2.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加强川渝两地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三、合作内容

1.人才培育合作

(1)加强高等教育合作。鼓励川渝两地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共建高水平大学,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支持两地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

(2)深化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川渝两地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共建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支持两地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等活动,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3)加强继续教育合作。鼓励川渝两地继续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继续教育课程和资源,提升继续教育质量。支持两地继续教育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

2.人才流动与配置

(1)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完善川渝两地人才流动政策,健全人才流动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川渝两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