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教案 .pdfVIP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教案 .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例文,分析例文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过渡句将游览

过程写清楚的。

2.结合批注,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详写重点景物的方法,描写时注重遣词造句,突出景物

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身边的美,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默读理解两篇例文的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教学难点

感悟文章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

法。

【设计理念】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核心。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学生在三年级和四

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而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则是第一次接

触,按游览顺序写景强调有顺序地写多处景物。

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聚焦文本的写作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1.通过独立自

学、合作研学等方式,找两篇例文的过渡句,体会如何按游览顺序写景;2.借助例文的批注,

学习按顺序观察、描写某一处景物的特点,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3.注重遣词造句,适当

运用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回顾单元写作方法

1.了解游记文体

思考:什么是游记?游记就是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

2.回顾游记写法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两篇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

写作方法,明确如何写好游记。

(2)交流:①要按一定顺序来写。②特别吸引自己的景物要重点写。

3.小结导入例文

无数名作家用自己的如花妙笔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游记,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今天,

让我们通过习作例文《颐和园》,进一步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了解游记文题,回顾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的写景方法,引出对本文的学习。]

板块二学习谋篇布局方法

1.按照要求自学

(1)导入:《颐和园》为著名作家袁鹰所写,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作家是如何写出

颐和园的宜人风光的。

(2)自由朗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颐和园:这是____的颐和园?(美丽)

(3)引导:从哪个句子中找到“美丽”这个词?

开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结尾——“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2.总结全文结构

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全文总分总的结构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颐和园》采用了经典的“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对于学习写作时间

不长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值得借鉴。让学生自己发现文本的结构,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板块三体会移步换景手法

1.明确游览顺序

(1)默读文章,用横线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圈出作者的路线,体会作者是按照什么

顺序来描写颐和园的美丽的?

(2)交流汇报:

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过渡句有: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结合旁批交流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直接交代游览的地点。

②“向下望”,和前文的“抬头一看”,告诉我们要写出观察的视角。

③用在中间每个段落的开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得文章连贯得体、结构严谨。

2.体会移步换景

过渡:像这种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看到的不同事物写下来的方法,就叫移

步换景法。这是游记常用的表达方式。

(1)小组交流:移步换景法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

(2)全班汇报:

①通过过渡句,体会“移步”:作者先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来到长廊;走完长

廊,又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接着又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来到昆明湖。作者抓住“进了”、

“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站在、向下望、“下来”这些叙述

游览过程的动词,来过渡连接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