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docxVIP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0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优美的诗词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天接云涛连晓雾 B.巴山夜雨涨秋池 C.瀚海阑干百丈冰 D.露湿丛兰月满庭

2.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塑料、沥青、蜂蜡 B.固态水银、玻璃、海波

C.蜂蜡、铁、松香 D.水晶、食盐、锡

3.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C.某同学的体温如图所示,该同学体温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4.以下接近25℃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

C.梧州夏季的最高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如图,在温暖的浴室里,镜子的左面是模糊的,右侧则是清晰的人像。镜面右侧可能用到的材料是()

A.纳米防水材料 B.透明的塑料板 C.普通玻璃表面 D.以上都有可能

6.下图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湿衣服晾干 D.雾凇出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草叶上有一层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洗澡时卫生间镜子上布满水珠,这些水珠是水蒸气液化时吸热形成的

9.在本学期的研学活动中,小鹏同学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将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与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给食物保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泉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要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时要放热

C.食物外包装上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D.一段时间后食物外包装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10.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容器中的酒精消失了,乙容器中剩余较多水。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B.酒精和水都会蒸发

C.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以上结论都能得出

二、填空题

11.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愈发频繁,深圳夏季最高温已破38℃,这使得雪糕、冰棍热销不已。机智又细心的你拆开一根冰棍的包装袋时发现一股“白气”腾出,当你准备享受这一刻的透心凉时,突然发现舌头“粘”到冰棍上了,不敢乱动的你只能耐心等待舌头上的冰慢慢化开。请你写出上述所提到的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白气”;舌头“粘”到冰棍上;舌头上的冰慢慢化开。

12.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现象;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把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沸腾时需要热量,水的温度。

13.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某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0℃,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6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

14.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若醋全部汽化后,继续加热,(选填“仍能”或“不可能”)安全地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

15.民间谚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说明液体沸腾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较高(选填“熔点”或“沸点”)。

三、实验题

16.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