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重点_原创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推拿: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de)部位或穴

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进行特定(de)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de)一种医疗方法.

2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de)摆动,带动腕部(de)往返摆动,使所

产生(de)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一指禅推法.

3扌衮法:以手背部小指着力,通过前臂(de)旋转和腕关节(de)屈伸运动,使着

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4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

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

而引起(de)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de)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

5落枕: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失当,致使头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

固定姿势,使颈部部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活动

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de)一种病证.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或肩胛提

肌.

6肩周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de)一种慢性无菌性

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de)疾病.肩

痹.

7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de)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

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de)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

症状为特征(de)一种综合征,简称腰突症.痹证,腰痛.

8扛肩现象:肩周炎后期疼痛减轻而肩关节广泛粘连,致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功

能受限,尤以外展,内收,内收,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特别是当肩关节外

展时,出现扛肩现象.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手法:用手或肢体(de)相关部位,按特定(de)技巧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病、

防病及保健(de)目(de),将这种特定(de)技巧动作称为“手法”

介质(de)使用一为起一定(de)润滑作用,并保持操作部位不受损害,二是使具有药

效作用(de)介质能通过手法操作从皮肤渗透到体内,发挥手法和药效(de)双重治

疗作用.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最早(de)推拿学专着.

明代: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de)独特体系.

杨继洲(de)针灸大成收录(de)四明陈氏所着小儿推拿经是现存最早(de)小儿推拿

专着.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手法操作

要领: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为推拿、正骨者手法最

高境界.

推拿作用原理: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

强抗病能力.

推拿治疗原则: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推拿治疗方法:温(温经散寒,补益阳气)通(通壅滞,行气血)补(补气血津液)

泻(泻实)汗(祛风散寒)和(调和气血,脏腑)散(疏散气血,化除结聚)清(清

热凉血,清热祛暑,生津除烦)八种治法.

推拿(de)补泻作用(虚者补之,实则泻之):1,按经络(de)循行来分(顺经络循行

方向操作为补,逆经为泻)2按血流方向来分:向心性操作为补,离心性为泻.3按

手法(de)运动方向来分: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4按手法刺激强度来分:轻刺激

手法为补,重为泻.5按手法频率来分:频率缓慢为补,急速为泻.6按治疗时间来分:

治时间长(de)操作手法为补,短为泻.

推拿(de)适应症:骨伤,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主要病种:主要用于伤筋(软

组织损伤)头颈肩腰腿痛等.特色病种:推拿三大病证: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

盘突出症.

推拿禁忌证:1各种传染性疾病2各种恶性肿瘤3所操作(de)部位皮肤有烧伤、烫

伤或有皮肤破损(de)皮肤病4结核性和感染性疾病5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6

骨折及较严重(de)骨质疏松症患者7月经期、怀孕期(de)腹部、腰骶部操作.

手法(de)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de)目(de).

1持久:手法按要求作用一定(de)时间.2有力:手法要有一定(de)力度,达到

一定(de)层次.

3均匀:手法(de)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4柔和:手法要轻柔和缓,不

宜用蛮力,暴力,做到力量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动作要自然.5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