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少先队的辅导员培训总结例文
一、确保高校专业教师“信息化”
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教师“信息化”包括现代教育教学意
识和信息素养两个方面。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其主要形式是
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
挥。现代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则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积
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应以信息传递为主,而应运用以人为本的策略,促进学习者知识的
建构和知识的创新。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养成,不是几次讲座、培训就能解决问题的,
更不只是信息技术课教师几个人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在
高校教育的始终,溶入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之中。目前高校教
师本身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教学理都很薄弱,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首
先必须在高校教师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
究与培训,使高校教师把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教学设计理
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正确地融人专业课堂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地用现
代教育教学技术和工具来灌输知识;使高校教师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现代
课堂教学离开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像传统课堂教学中突然没有了粉
笔和黑板一样遗憾和美中不足。只有首先使高校教师真正领悟了现代
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观念,并
第1页共21页
在其教学实践中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现代信息素养,而非机械地模仿。
二、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
结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制定
学生信息素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意识、知识、能力和品质等四个方面。
①信息技术意识:主要指导面对现代社会,要有信息第-的意识;面
对信息资源竞争,要有信息抢先意识;面对世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要
有信息忧患意识;面对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加速,要有终
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②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掌握信息技术基本
知识;熟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及其背景;熟知与信息获取和便用有关
的法律、规范。③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选择、获取与传输能
力;信息处理、保存与应用能力;信息免疫和批判能力;信息技术的跟踪能
力;信息系统安全与防范能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习能力、教育
教学能力和工作能力。④信息品质:主要包括积极生活态度和高情商;
敏感和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和协作精神;信息社会的责任心。
显然,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内涵已经远远超①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课程(一门入口课程,必修):各专业在第-学期都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方法,为更好地完成学习和全面发展
提供更多信息资源的支持。②高级程序设计类课程(根据具体专业选不
同的语言,必修):从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方面培养
第2页共21页
学生应用计算机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教育信息化基础
课程f多选课):如《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
技术基础》,《多媒体与教学软件设计》,《数据库技术与中学校园
网资源建设与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文化与教师素
养》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④专业拓展课程(多选课):结合
信息技术在各专业的应用特点,拓展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
业选修课菜单和现代网络化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
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三、加强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信息
素养的重点
完善的课程体系只能为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提供可能,确保
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全面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
效果。
①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精心编著并出版了系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如《大学生信息技术素质
过关训练》、《计算机文化基础》等,都被省内兄弟院校广泛采用。
②实施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发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网站,建设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供学生预习、复习和自学;废除
以前的作业本,实现学生网上在线作业、网上在线答疑辅导和网上学
生谈心交流。使学生学习完全与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③实施基于网
络环境的实验教学改革。
文档评论(0)